(一)
12/6 20:00
偌大的办公室,空无一人,寒意直逼。你小心翼翼地跟在我身后,不声不响,那一刻你巴不得自己消失吧?
空调温度上调,我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几颗糖果,笑着递给你,“吃两颗糖?”
你站在我面前,一动不动,两只手死死地攥在一起,目光闪烁地瞟了一眼我,迅速的埋下头去,摇头。
我灵敏轻快地搬来一张椅子,放在你身后。
“来,坐。”
摇头。
“没事,坐下我们聊一会儿。”我微笑地望着你。
你终于坐下了,端正、笔直,不,埋着头,一言不发,似乎在等待着接受审判。
“怎么样?愿意告诉我昨天晚上去哪里了吗?”
迟疑,沉默。
“老师,我说了你会相信吗?”
“当然相信。”
“其实我就在学校外面,”“学校外面的公交站台上。”你略带试探地看了我一眼,又怯怯地埋下头去……
突然一阵心酸,心疼起眼前这个孩子——
12/6 6:06
睡意朦胧中,手机振动,消息响起。
“老师,我找不到我家孩子,他离家出走了。”
半眯着眼,我点开了QQ消息中的那张照片。
“以后我也不会回来,也不用来找我,犯不着,无意义。”每一字每一句跳进我的大脑,刺激我的神经,我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拨通了家长的电话。
“喂,你家孩子怎么了?他什么时候离家出走的?”
“就是不知道啊,刚才我准备叫孩子起来吃早饭,却发现孩子不见了……”
——
12/5 23:00
一整天忙碌的学习结束了,拖着略微疲乏的身子,他回家了,可他并不开心,确切的说,他的心中积压着不满。
“宇宇,回来啦?”爸爸难得一次的主动问候放学进门的儿子。
沉默……他并没有搭理,径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看到自己的热脸贴了冷屁股,爸爸生气了,跟进房间,吼道,“我是借了你的米还了你的糠吗?”
沉默……他无声对抗。
这彻底激怒了父亲,矛盾升级,两人大吵一架,盛怒之下,父亲甩出一句,“你现在的东西哪样不是我的?”接着,没收了他的饭卡、公交卡、自行车钥匙,生气地扔进了垃圾桶……
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委屈、窝火交织在一起,不停地撞击着他的心。他愤怒地抡起桌上的水果刀,拼命地向床头柜上划去……
力量的发泄并没能完全释放内心的压抑,坐在书桌前,各种英文单词、数学函数、物理公式、化学符号,一连串地挤进大脑。他终于忍耐不住,收拾起书包,留下小纸条,一个人走出了房间,融入了茫茫夜色……
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和父亲闹别扭,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公交车站台坐了一晚上后,最终还是背起书包忐忑地来到学校……
听着他断断续续讲述着的故事,回想起清晨他母亲焦急地站在教室门外哭红的双眼,我特想狠狠地说他一顿。然而看着眼前耷拉着头的他,很奇怪,我不忍心了——
我轻声的问,“你知道今早当你父母发现你不见了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吗?”
“着急?应该是无所谓吧”
“无所谓?”我没听错吧?
“我觉得在他们的眼里,我就是个累赘,没有我,他们可能过得更好。”眼前的孩子平静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我却震惊了。
“你怎么会这么想?难道你觉得,他们不够关心你吗?”
……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我发现,眼前的这个孩子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敏感,那么的悲观,那么的消极,或者说,他是那么的——自卑。
他说,“对我的家人来说,我就是个病人,负担,对我的同学来说,我就是个智障,脑残,对于我的老师来说,我就是个累赘,拖油瓶,对于我的朋友来说,我就是个幼稚的人,无知的人,无聊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为何我还要这么苟且的活着,有意思吗?”
他的家人,同学,朋友是什么态度,我不得而知,可是作为他的老师,我大叫冤枉啊。我可从来没有觉得他是累赘,是拖油瓶。相反,常常看见他的笑脸,彬彬有礼的样子,很是喜欢……也不止一位任科老师在我面前夸过他懂事,他学习积极主动……
可面前的他……
最后,我笑笑,“行了,你回教室做作业吧,老师刚才批评了你,不会恨我吧?”
摇头,起身,鞠躬,离开……
看着他这一连串的动作,似乎明白,他的笑容,他的懂事,他的积极主动,不过是为了赢得认可,其背后,是心累。而这一切的根本是玻璃心作祟。
同学的一句无心之辞,他会不断揣测;老师面向全体的细小举动,他会对号入座……他活在自己的主观臆想之中,用讨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那颗玻璃心。他封闭自己,拒绝交流,当沉默变成习惯时,他突然发现,他已不知如何交流……
(二)
可是孩子不会天生敏感自卑。
当我得知,清早母亲发现孩子不见了,惊慌地告知睡在床上的孩子父亲,竟然迟疑不动,几番劝说后才勉强起床寻找,我瞬间明白了孩子那句“无所谓”背后的委屈。也突然明白,走出家门,孤独行走在夜色中的孩子,内心是多么希望背后传来父母亲焦急寻找呼唤的声音。然而没有,他独自在公交站台,坐了一夜,这一夜不仅是冷,更是心寒吧。
当我得知,父亲从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小学时,孩子班主任就是孩子干妈,所以每天都在干妈家做完功课再回家,家,只是睡觉的地方。我突然懂了孩子那句“有时候我倒希望爸爸打我一顿”的深意。
……
我决定好好地跟这位父亲聊一聊。孩子母亲很支持,对我说,那这样吧,晚上放学我和他爸一起来学校接孩子,顺便可以跟老师聊聊。
晚上,孩子母亲独自来了。告诉我,他爸还在生气,他不来了。他说,接什么接呀,他不回来算了,这次把他接回来下次他又跑出去,难道我又去接吗?
我拨通了孩子父亲的电话——
“喂,您好!我是……请你来一趟学校我们聊聊孩子的情况好吗?”
“谢谢老师费心,不用了”
“您是有什么不方便吗?”
“对,刚才家里来了位客人,我现在脱不开身。”
“既然您没时间,那这样吧,待会儿下晚自习之后,我和您孩子一起回去,我来做个家访……”
“不用不用,下晚自习那么晚,就不麻烦老师了。”
“也不晚,就聊聊,半小时。”
……
软磨硬泡、死缠烂打之下,孩子父亲终于来学校了——
看着眼前这位客气、礼貌又通情达理的父亲,我想象不出那天晚上他是如何冲着孩子发脾气的。
“老师啊,这孩子我真的是拿他没办法”,“他特别消极敏感”,“回到家里,也不愿跟我们沟通交流”,“要么不说话,要么一说就很冲,让你无言以对”,“脾气也爆得很”……
“那你觉得你孩子的优点是什么?”我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
他沉默了,尴尬地笑了……
我说,“那你是否知道,在学校里,老师们都夸他很懂事,他学习很主动积极,他担任课代表也很尽心负责,他彬彬有礼……”
……
下晚自习了,孩子走进办公室,看到父母都在,手足无措,局促地站立着,我轻轻地把他拉到身边,他的头埋得更深了,我看见两滴眼泪,从他的脸颊上掉了下来,一阵心疼鼻酸……
我没有当过妈妈,对学生的态度从来是公事公办,对即对,错即错。可是,这个晚上,看着眼前这个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偷偷落泪的大男孩,突然心疼得想哭……
(三)
孩子不会天生敏感自卑,不是天然生就一颗玻璃心。而是源于怎样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感受过多大程度的爱和关怀。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请先别抱怨。请先分析分析原因,他为何如此脆弱?你必须要为他的玻璃心负多大的责任?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请先别抱怨。请接纳他,给他爱和关怀,给他存在感,给他成就感,给他幸福感,给他安全感。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请先别抱怨。好好想想,你能为他做些什么?你能帮他改变些什么?请陪他一起炼心,炼就一颗强大的钢铁心。而不是在一旁,指指点点。你要做的不是教导指正,而是,参与其中,共同体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