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完美》
台湾作家刘墉的朋友买了一辆奔驰牌轿车,很高兴。不过这不是一辆新车,他朋友曾自嘲的对他说:“三手的,但性能仍很好。过去就喜欢奔驰车,但是买不起。”他朋友对刘墉说这些话是有用意的,是话里有话。
刘墉的朋友没结过婚,多年来一直单着。最近娶了一位女演员,这位女演员曾嫁过两任丈夫,现在到了他这正好是第三手。朋友说他这位“新媳妇”先前的两位老公一个是上海人,一个是天津人。所以她现在能烧得一手很好的上海菜和天津菜。
经历了两次失败婚姻的她,现在知道忍让,知道进退,身上少了许多骄娇之气,反倒是显得成熟与稳重。我遇到的也许是她人生最绚丽的时候。
朋友说,谁没有过荒唐的时候?反观我们自已的经历就完美吗?刘墉可以说得上是一位阅人无数的作家,却被朋友宽容大度的见的所折服,于是写下这篇名为《不完美的完美》的小文。
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追求的终极是朦胧的,人其实不知道自已想要的是什么。诗人王家新和他的前妻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情侣,最后还是走向分手。分手之后她曾对人抱怨的说,我们这些当年的闺密的丈夫们差不多都已成名,我们都变成了前妻,变成了他们孩子的母亲,如果有一天被写进回忆录,我们能算他们的什么人?不过就是一个为他们生孩子的机器!
所谓志同道合不过是一个伪命题,志同未必道合。不信你打开某女性网站,百分之百的都是怨妇。我不知道她们当年分手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是她们身上的骄娇之气太重,不知道忍让和进退?也许是忍受不了前夫们的平庸?也许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但是我相信,有一点她们是相同的,那就是太追求完美。
因为追求完美,她们不能容忍前夫曾经的平庸,曾经的落魄,曾经的默默无闻,于是选择了分手。
而分手后的前夫们反倒是像受到了一次炼狱般洗礼似的,渐渐走出了平庸,走出了落魄,走向了辉煌,走向了完美。这也许就是前夫差不多都成了名人,而前妻仍留在了原地的原因吧。
不由的想到,生活中真正的完美是没有的,所谓完美都只能相对而言。大家都知道著名导演謝晋在事业上是完美的,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有一个不完美的家庭。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弱智,一个智商正常的大儿子还过早的夭折了。
大家都知道史铁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经历的苦难。20多岁时双腿残了,只能靠轮椅生活。40多岁时双肾残了,只能靠透析生活。用他自已的话说,就好比一架飞机,先是起落架坏了,然后发动机也不行了……
不由得想到,我们追求的是完美,得到的往往是不完美或不够完美。我们想像的也许是完美,但面对的却往往是残缺。史铁生说他一生最大的收获是生病和爱情,我相信作家也许是一个最敢于面对不完美和残缺的人,没有亲身经历和相当的悟性是说不出这样的感悟的。
面对人生的不完美,苏东坡曾无限感慨的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也许刘墉和他的朋友是对的,完美往往包含在不完美之中,也许不完美才是常态,完美只能是稀缺资源。
追求完美也许只是人的一种动物本能,怎样面对残缺才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