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0点半就睡了,朦朦胧胧
中记得先生和儿子稍晚才睡,早晨被很大声音的闹铃叫醒,四处找手机,发现不是我的,而是儿子的手机放在客厅里。看着时间是5:40, 想着休息让他多睡会,也没有叫醒他。回屋刚躺下发现窸窸窣窣的,儿子已经起床了。继续躺着没有打扰他,听见他摘眼镜,洗脸刷牙,一会儿坐在书桌前学习了,看来,他心里有自己的闹钟,真的是想早点儿起来学习了!我也索性起来了,听见我走出卧室,看见他的身体下意识的从椅子上向前,我感觉有点儿内疚,也有欣慰,因为在他心里,还是看重妈妈的。没有打扰他,只是开启了我的一天,简书,冥想,跑步,瑜伽,和儿子一起早午饭,工作,去图书馆,游泳~~,期待这美好的一天。”
这是我早晨醒来写下的文字, 而在一小时之内我经历的是画风突变!
起因是儿子写完了英语作业, 从房间里跑出来, 坐在我的身边, 问我:
妈妈, 我要写一篇游记, 您觉得我写什么好呢?
我赶紧说, 饮马川, 我们每周都去的, (这个时候我只听到了他的问题, 情绪和需要一概没有)
他想了想说, 好的!
那我最后去的一个国家是哪里呢?
日本, 我们去了名古屋, 你小学毕业的时候。或者写新疆也行。
嗯嗯, 我记得新疆的白云, 蓝天, 还有独库公路~~
这时候, 爸爸醒了, 这个时间要比他平常早起一个小时, 不知道是不是被我们吵醒了, 他迷迷糊糊的走过来,看见我们说:不错啊, 一大早谈心呢“
儿子本来躺在沙发上, 看见爸爸过来, 立刻坐起来打招呼。
我也顺势说, 昨天说完成作业, 结果是失败了。(此处暴漏了我潜意识里的耿耿于怀,即使他很早起来写作业, 我还是对他没有按计划在昨天晚上完成有少许不满的)
儿子立刻跟爸爸说, 爸爸, 我们去新疆的照片还有吗?然后就跟着爸爸离开了拿起手机, 等着爸爸发照片了。
我开始我的冥想......
一边听着冥想的引导词, 一直听着爷俩的对话, 爸爸手机里的照片好像挪到电脑里了,一会儿看见两个人到书房,爸爸埋怨儿子把电脑里的文件删除了,儿子辩解说不是他做的, 听到这个对话的时候, 我根本无法冥想下去, 关了音乐脱口而出:小满, 你就当你现在在考试, 40分钟写完一篇文章, 平时就要跟考试一样, 一早晨起来大好的时间都浪费了。”
儿子有点儿无奈和惊讶的表情看着我, 悻悻地走进他的房间去写作文, 老公在后面一脸生气和无奈混合的表情, 我知道他对我管儿子的方法很头大, 再加上自己没睡够, 一团火极力的压制着。
果不其然, 以前醒来半天的磨蹭,喝茶, 洗漱, 抽烟, 穿衣服, 饭好了叫半天才吃饭, 今天竟然开始乒乒乓乓地在厨房自己做早饭了, 一会儿大声的把儿子叫来, 再次强调”父母说什么要好好听, 要自立更生之类的“, 我感觉他可能想对我说不要因为你给儿子做饭照顾儿子, 就可以不尊重他。因为尊重对他来说很重要, 他像儿子这么大的时候, 因为觉得妈妈没有尊重他, 一个月没有和妈妈讲话。这些都是我的猜测, 总之他没睡醒很不爽, 我说儿子让他更不爽, 消极和负面的情绪就这样堆积起来了。
他吃早饭的时候我开始给自己和儿子做饭, 然后我想了想, 我的情绪来自于事实的发生没有满足我的需要,预期和计划, 我没有办法按照我的计划享受冥想的时光, 也有希望儿子更加高效和专注的希望, 总之本来就有他没有按照我的希望的失落, 被自己的计划没有实现的气愤点燃了! (回想一下, 在我和他开启沟通的时候, 只听到了他想要表达的问题, 至于情绪和需要, 一概被忽视。马后炮的猜一下, 他是很开心的来和我沟通,希望我能给他一些”灵感“, 支持和帮助他, 里边也有他对我的信任。)
而我转念一想, 这两天儿子不上学, 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享受清晨的时光的日子非常少, 何不放下我的计划, 在当下,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呢!
虽然这么想,依然没有勇气去面对儿子, 我组织了下语言, 对在厨房忙碌的老公说: 我说儿子时你看我的眼神,让我很不舒服, 因为我感觉你认为我是错的。” 他愣了一下, 回了一句“possible"。我试着用来自马歇尔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的句型, 能感觉他的火降了一点, 但还有热的炭火冒着烟。 (我觉得可以改进的是, 我说儿子时你看我的眼神, 让我很不舒服, 因为我感觉你认为我是错的, 我理解你对儿子的爱护和尊重, 我希望你以后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时, 你可以事后提醒我,不是和我一样的乱发脾气。)
看见先生要出门上班了, 我一如往常一样送他, 他对我”视而不见“, 后来看看时间还早, 就去阳台又抽了根烟, 想必是让烟慢慢散去吧!
刚好我出门练瑜伽, 索性一起出门, 只是默不作声的一起走路, 分别的时候他对我说:”对儿子好一点儿“。我笑了笑。
我们都在学习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对别人好, 可我们都在用自己觉得好的标准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我想更好的方式是带着爱和尊重的他人需要的方式吧!
回到儿子的作文题目,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每一天我们都或多或少的设计了行程, 设计中包含了我们的需要和愿望, 可真实的生活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我们也不是孑然一身, 当变数发生时,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 我们会产生情绪, 如何觉察, 接纳, 表达和反思自己的情绪, 如何倾听, 沟通和共创, 在变化中享受”当下“, 享受旅行带给我们的丰富, 不管在哪里, 发生什么, 让这旅行充满爱和尊重的体验。
旅行必杀技:
1. 倾听的层次 --事实, 情绪 和 需要, 尤其是当对方提出问题时, hold住自己乐于助人的心, 因为任何不被邀请的建议都是对别人的不信任, 去听一下对方的情绪和需要, 有的放矢的回应, 是对别人最好的方式)
2. 情绪--情绪是但客观事实和我们的意愿和希望相同或者不同的时候产生的心理活动, 有消极和积极两种, 当有积极情绪时, 表达欣赏、爱和感激;当有消极情绪时, 不要把旅行中的方向盘交给情绪, 觉察情绪, 接纳情绪, 反思自己的需要, 表达情绪。归根结底, 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爱和尊重。表达的句型是马歇尔博士非暴力沟通的万能句型 我看到/听到的事实+ 我感受到+ 是因为+我欣赏你的/我希望你~~~。
3. 在每一天的旅行中, 不要忘了旅行的初心和意义, 在当下, 和身边的人, 发生的事一起共创,相信虽然不是我们的计划,没有100%的实现我们的目标, 但可能是更美好、丰富和有意义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