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这次是真的离开了。离世的消息刚一发布,微博话题就爆了。谁应该都没想到,在白色情人节这天,这个奇迹般存在的人,还是止步于奇迹。
第一次知道霍金,是在小学,语文课上,一篇文章里。《轮椅上的霍金》,老师用最浅显易懂的的方式向懵懂的我们介绍霍金的身份来历。后来,这个名字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里,如果考试作文话题是“坚强”的话,那么,用霍金的经历作为例子填充作文字数,那就再适合不过了。
但现在想想看,如果用“坚强”、“身残志坚”去形容霍金的话,那就真的肤浅了。他的一生,精彩无比,用“传奇”来形容,才不为过。
他就是个生命传奇。1963年,21岁,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1985年,43岁,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用五十年的光景,打了断言医生的脸,在与生命的对抗中一次次险胜。所以,我一直以为他会一直险胜下去,可以到很久很久以后。
他更是个物理传奇,虽然身体从未离开轮椅,但他的思维早已飞出来地球,直至宇宙深处。是他提出黑洞的存在,穷极一生研究宇宙的起源与发展。他敢说,带着人类飞入未来的时光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他还敢说,外星人是存在的,但不要轻易向外太空发射人类信号。他的著作《时间简史》风靡全球,他的预言会让人类恐慌,但我们却着迷似的期待着他预言的事情发生。恐怕,他是粉丝最多的科学家了。综艺节目《最强大脑》有一句口号,让智慧飞扬起来,让科学流行起来。而托史蒂芬·霍金的福,科学是真的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了。
有时候,我们提到“身残志坚”,总是会有一种苦情的意味。发生在残疾人身上的伟大,都稍显悲壮,好比残奥会上的冠军,我们对于他们的成功,总是抱有一丝同情。这份情感,好似也得到了社会的默许,残疾者接受,同情者泛滥。可是,对待霍金,我们的感情,应该都是纯粹的,纯粹地崇拜,景仰,没有任何同情的意味。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的身体与精神已经彻底一分为二,他的思考从不被身体禁锢,心理也不因为身体残疾而扭曲。换句话说,在精神上,霍金是一个正常人。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爱好,他还是个段子手,富有十足的娱乐精神。大家会逗趣地说他是个影视明星,因为他在《星际迷航:下一代》客串自己,和牛顿,爱因斯坦一起打牌;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也时常发彩蛋,而且应该是全剧中唯一可以降服谢耳朵的角色了。在剧中有个有趣的片段:谢耳朵亲眼见到自己的偶像后,激动得晕倒在地,霍金在一旁淡定的说:“又一个晕倒的粉丝”。
所以,一个可爱至极的物理学家,哪里还需要同情?霍金离世的消息传开后,我伤感之余,也在为他开心,他终于可以更自由的姿态拥抱宇宙。蔡崇达的《皮囊》里,阿太给黑狗达的遗言是:“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或许是活的越久的人越通透,明白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脱离了残疾肉体的禁锢,霍金大概已经飞向更璀璨的地方。
他的名字,终究变成了历史。但他的精神,却一直与我们同在。霍金办公室墙上,有这样一段话:
Remember to look up at the stars, and not down at your feet . Try to make sense of what you see, and wonder about what makes the universe exist. Be curious!
永远仰望星空,永不停止脚步,永远保持好奇。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