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样采摘 别样精彩

    大自然是孩子生动的课堂,生活是孩子最好的教育。本周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前往泥学院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了一场采摘带给我们的乐趣。

采摘


        孩子们拿着框子、袋子、小铲子,三两结对一起出发泥学院。高高架子上的豆角早已结满,在太阳每日的照射下,颜色变黄捏上去有了脆脆的感觉;绿油油的秋葵也变得泛黄,有的都张开了小嘴巴,露出了小黑豆;大大的南瓜藏在南瓜叶地下,很难被发现;花生在门卫爷爷的帮助下,从土壤里露出脸来,孩子们忙忙碌碌,争先恐后的去忙着采摘。

观察分享

   

      每个孩子都有收获,我们将采摘的农作物搬回二楼平台,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交流,孩子们发现了很多关于农作物的小秘密,“老师,花生长得有大有小”“花生的身上有花纹,像一个一个的小水塘”“葫芦长得像一个8的数字”“南瓜有绿的还有黄的”“老师,豆角的干干了”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发现,所有的细节孩子们都尽收眼底。

区角再现

   

      区角时间,孩子们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拼摆区、美工区,孩子们利用福禄贝尔、自然物拼摆以及绘画、泥工的形式再现种植区采摘的场景;信息区,孩子们收集了天枰、电子秤、皮尺、放大镜等开展比较、测量、分类、排序等操作游戏,并尝试运用符号表征记录自己的发现。

小问号

   

      在与农作物的不断接触下,孩子们也陆陆续续提出了很多小问号“花生的叶子为什么一直都是绿色?”“南瓜为什么有长的还有短的?”“花生为什么里面有的两个,有的三个?”“葫芦的叶子为什么先枯萎了?”等等。在此,教师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因为提问题也是在思考的一种方式。结合小问号的提出,利用餐前时间我们同孩子一起,通过网络调查、制定调查表、家园合作、图书查查阅等方式解决问题,孩子们也潜移默化的习得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晒一晒

   

        为了更好的保存农作物,孩子们每天都有一个小任务,那就是作为小小搬运工,我们将采摘回的几种农作物分类放到大筐子里,每日进行暴晒,观察其变化。

    几天下来,农作物在太阳的照射下发生了变化,区角活动时间一个孩子发现了新问题,“老师,花生变小了”“花生皮变脆了,我一敲就碎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找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比观察和品尝孩子们直观的了解到了,原来是水份的原因,新鲜的花生因为水分较大,所以花生粒比较饱满,花生皮比较难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暴晒后水分蒸发了花生就变小咯。

自制花生露

   

      春季播种、夏季打理、秋季收获,孩子们全程体验了种植的过程,当品尝到自己亲自种植和采摘的食物时心里一定是美美的。利用下午加餐的时间,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了美味的花生露,自己剥皮、清洗孩子们都特别的主动,专注的投入到材料准备过程中,在董老师的讲解下,花生、牛奶、白糖加入破壁机,开启花生露制作之旅,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尝。PS:此时好像那些不太爱吃花生的孩子们也加入了品尝的队伍中。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创设的种植园地正是孩子们接触自然的有效途径,真正的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探索、创新的一扇窗。小小的种植园地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更给孩子们带来了劳作收获的快乐。这次开启的采摘活动,孩子们在经历了辛苦劳作的同时,也体验了收获的兴奋与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孩子们的活教材,活课堂。孩子们在泥学院中与自然玩耍,与生命共舞,从而获得最真实的感受。秋季开...
    张天琦高实幼阅读 5,234评论 0 1
  • 春天是从春节开始的,但是山村的春天要将近晚一个月,虽说过年期间仍然寒如昨日,但是我还是不忍把过年放在岁尾。 大年初...
    西岸静远阅读 4,377评论 0 0
  • 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简称集发园)位于旅游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滨,是全国首家生态农业旅游观光AAAA级景区,也是全...
    玩转秦皇岛阅读 4,868评论 0 2
  • 要我说,是个人的生长环境塑造文字风格。我也不例外。我自幼在乡村长大,大多童年时光是这样度过的:与小伙伴们在田间嬉闹...
    翀熲阅读 3,641评论 0 1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9,770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