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8年1月,28日,约4小时;
阅读书本:《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英】詹姆斯·希尔顿,(译:陶曚);2015年6月第1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文艺出版社;P1-228页;
阅读目标:为什么这本书会在英文世界中得到追捧?
阅读方法:慢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3小时,笔记1小时。
一切的发生都是其价值的,四天高烧的痛苦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与家人的温暖;今天下午终于迎来退烧后阅读的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世间没有所谓“香格里拉”“世外桃源”的热土,真正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在我们的心里。
本书作者詹姆斯参与创作的《忠勇之家》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怀着好奇之心开始了《消失的地平线》的阅读。它讲述四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一个属于东方中国喜马拉雅山麓的神秘地区,一个名叫“香格里拉”的山谷,在那里,生活在绝壁上僧侣建筑群中的僧侣自由、和睦、长寿与生活舒适,在那里任何事情都追求“适当”“恰好”的中庸之道,在那里静止了时光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一个令很多西方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的确,如果把它作为单纯的西方成人童话来看,我会赞美它,因为它所描写的生活,对于刚经历过一战后的西方人来说应是最完美的归宿,不需要劳动、衣食无忧、以西方人为尊、和平、宁静、长寿、驻颜、极缓慢的时光做任何自己想做的学术研究(倒有点像侠客岛)。但如果换成我个人的立场看(中国人、现代人),我想说,痴人说梦!我想提出几点批判:
首先,如果文中没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如童话、神话小说般虚拟位置,也无可厚非,但很明显文中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境内,在中国人的地盘上由英语作为主导语言,且长寿以欧美人为尊,其次藏人、满人,最次汉人,大喇嘛是一位1719年来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活了200多岁,欲将此地的管理权移交给一位英国来的博学多才的绅士。分明就是欺当时的中国(19世纪20-30年代)羸弱!欺我中华无人!
其次,僧侣或即将成为僧侣的人群凭借当地丰富的黄金矿享受着最舒适的生活,藏人依然是要辛苦劳作、为僧侣服役(如抬轿、为仆)、还因为不通外围而近亲结婚,僧侣们若需要性可找当地百姓适当索取。可笑吧,完全就是殖民者的思想作崇。难怪本书被欧美人奉为圭臬!难怪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那么多欧美人支持藏独。
再次,即便前面都不说,光说书中所谓的长寿、平静、和睦生活,日子一天天地平缓极慢地流过,没有任何的烦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要有任何的追求,难道这就是“香格里拉”?这样的生活与等死有什么区别?!
人生,因为有痛,也懂得快乐!人生,因为经历苦难,才懂得什么叫幸福,才会异常珍惜!人生,因为有追求,才会经历酸甜苦辣后的喜悦!有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心中安泰,则处处都是“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何需去求那踩低别人捧高自己的“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