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卫龙标榜“干净、卫生”,但也多次登上过食品安全抽检黑榜。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示称:“若未能维持食品安全及始终如一的质量可能会对品牌、业务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卫龙早就意识到辣条“垃圾食品”标签这一点。因此,通过做食品安全的推广,比如请网红直播生产线、邀请专业摄影师进入生产车间,对公司流水线、生产车间进行拍摄等,试图改变其固有的“垃圾食品”形象。
同时,从2010年之后,卫龙走起了在线品牌营销的道路,先后请来了赵薇等明星为其代言。
2014年,一则小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刷屏。视频中一名外教吃了留学生的辣条,并宣称爱上了它。这让卫龙辣条迅速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关注热点,甚至还带火到了海外
。
此后,卫龙的网红营销之路越走越顺,卫龙旗舰店的运营团队,大多来自90、95后的互联网主流人群。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逛微博、看视频、找段子,以此来抓住用户的喜好,掌控内容方向。
不过在卫龙成为食品网红的路上,其价格也越来越高。在行业包装还是透明袋时,卫龙将产品包装进行升级设计,采用质感更好的产品包装,设计上模仿了苹果的简约风,这一小小的举动,让卫龙再次火了一波,也顺势提价。“辣条=卫龙”,这是消费者对卫龙的传统印象,但更进一步说,“辣”才是卫龙的品牌核心。
卫龙的产品也都是围绕辣来做文章,产品重油重盐重辣,多添加剂,所以产品健康问题更为重要,尤其是辣条这种“风评”本就不太好的品类。
如今的辣条行业虽已告别小作坊生产时代,但“垃圾食品”“添加剂过多”“对人体有害”“低端降级消费”等标签一直挥之不去。
《人民日报》也曾经做过点评,经常食用容易增加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
对于行业龙头卫龙来说,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品类口碑等方面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