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开始相对勤奋的啃书,这么说是因为多半的时候我感觉看书并不轻松。在工作之后,在两个孩子之间看书,看的时候觉得行云流水,字里行间并不难理解,可看完之后很快的云淡风轻撇嘴,能记下来的少之又少。
昨天,和橙子幼儿园同学的爸爸聊起英语,同学的爸爸英文很好,在聊到英语启蒙教育部分,他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他觉得英语学习并不难,环境是重点。我们书本上学的内容太正式,太官方,实际运用的时候才知道很难与实际连接。他认为直接将孩子放到国外的环境中更简单直接,相对于英语启蒙,他觉得并不需要太刻意。
他的观点,我个人表示部分赞同。关于语言学习,好的氛围肯定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有一天没有太多的准备,突然到了一个纯外语的环境中,这个成长过程必然比较痛苦。对于孩子而言,如果能从小开始英语学习,双母语的方式成长岂不更好。
我的英语相当蹩脚,开始和孩子阅读一些英文绘本的时候,经常尴尬地发现自己成长太慢。而像数学,画画,故事等,自己也总是浮于空想,没有付诸实际。想来,这半年来自己一直在做自己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学到的知识,没有运用到实践上,记忆不深刻,很容易遗忘。
昨晚和娃爹聊起来,发现他爹的思路比我直接的多。我们家的教育是处于饥饿状态,就像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总得把底层的基石先铺满,谈高层才有意义。我的状态处于漂浮,所以无根无基。
就像上面说的娃的英语教育,哪怕一天两句话,坚持和娃说,也能见成效。至于哪一种方式更好,先把基石打上,哪种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