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岐也不和他纠缠,直截了当地说:“看来你是没有什么法子了。不如你先去你大哥那里,跟着他干吧。”
李瑞昭心里是很不情愿的。他觉得自己一直被大哥压了一头,如今成亲了,还要去大哥手下讨生活,好像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了。
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提出了疑问:“去大哥那里?他自己都是拿钱干活儿的雇员,能给我安排拿钱的活儿?”
李鸣岐冲着李瑞昭摇摇头,有点无可奈何地说:“你这些日子只顾着忙活娶媳妇了,家里的事儿都充耳不闻了。你大哥已经是写真部的主理了,所有写真部的事儿都是他说了算。安排一个人,应该没问题的。”
李瑞昭感到震惊,觉得自己好像真的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大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不仅仅稳定了他自己的工作,还取得了写真部的话语权。看来大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尽管内心百般不乐意,可是自己还没有什么挣钱的门道,李瑞昭只能是服从了父亲的安排,勉为其难地去写真部上班了。
李瑞昀从小就没有违背过任何父亲的意愿,自然是把李瑞昭给安排得妥妥的。他心里虽然为三弟随便辍学而惋惜,但这是三弟自己选择的路,没有做大哥的置喙之地。
李瑞昀同时也有点小欣喜:从此以后,家里多了一个人学习、掌握照像技能,自己多了一个帮手,多了一个分担压力的亲兄弟。
年纪轻轻的李瑞昭脱下了学生制服,穿上了出门工作的衣裳。简简单单的一袭长袍,穿在身上风华正茂的瘦高身子上,配着略带斜视的狡黠眼神,别有一番风味。
在新婚妻子周素娥欣赏、爱慕的眼光中,李瑞昭走出了家门,走向了社会,开始了他人生一段新的旅程。
周素娥则是脱下了大红嫁衣,系起围裙,挽起袖子,开始了李家儿媳妇儿的生活。她识文断字,心思灵巧,总是有意无意之间在王桂枝面前压赵新芹一头,赵新芹本来就是个木讷的人,如此一来,更显得有点儿呆头呆脑的。
周素娥虽然出生于小门小户,却因为从小貌美,备受宠爱,家里头也是娇生惯养的。干活儿是不可避免的,但干成啥样儿,真是不好说。
王桂枝几次三番看见周素娥在干家务活儿时取巧,把脏活、累活、麻烦的活儿都让赵新芹做了,自己最后还要占个名头:“大嫂和我一块儿做的。”
王桂枝终于忍不住在一天晚上,就寝之前,一边吧嗒着烟袋锅的玉石嘴儿,一边感慨道:“按说,这老三媳妇能写能算、能说会道、人还长得漂亮,可是怎么就不是那么招人稀罕呢?”
李鸣岐很惊讶,因为他头一次听到妻子诟病儿媳妇。赵新芹嫁过来这么些年,从来没有听到王桂枝说过一个不字。他有点儿好奇地问:“老三媳妇怎么了?让你这婆婆觉得不舒坦了?”
王桂枝把自己看到的情况简略地告诉了丈夫,最后感叹道:“你说老大媳妇儿是不是傻的啊?每次这样,她连吭都不吭一声。如果不是我自己一次次看到,还不得觉得她在偷懒?”
虽然在李瑞昭娶亲之前,李鸣岐和李瑞昭父子间有些许龃龉,但是李鸣岐并没有对周素娥先入为主的成见。正如他对每个儿媳妇说的那样:“嫁到李家,就是李家的人了。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和和睦睦过日子。”
但是,周素娥这种玩弄小聪明的行径,让他不高兴,往严重里说,让他很不耻。
他并不同情赵新芹,因为他认为是赵新芹自己不够强大,所以才会被新进门的兄弟媳妇欺负。妯娌之间如何相处,赵新芹自己必须找出正确的法子。
但是,他也不允许周素娥这种行为继续下去。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儿媳妇之间的关系,还会让老实人吃亏,进而破坏李家良好的家风。这是作为李家大家长的李鸣岐所绝不能容忍的。他一定要把这个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最开始的时候。
他略一沉吟,抬头对王桂枝说:“你赶明儿起,把家里的活儿分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儿,不要搅到一起。让两个媳妇轮流做饭吧。”
王桂枝认为这个法子不错,欣然接受了丈夫的建议,重新分配家务活儿。每个人都有自己清楚的职责所在,不再是啥都在一起搅和着。
赵新芹对家务“新政”没有太多的反应,她每天都认认真真做自己的活儿,同时还要照看两个孩子。
周素娥渐渐吃不消了。她从来没有一个人做过全家人的饭菜,更别说是李家这么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了。每当轮到做饭那天,起早贪黑不说,光是洗切那一大盆菜就让她腰酸背痛了。
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期盼的日子,也不想这么一直伺候李家的弟弟妹妹们。她倒不是非要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奶奶,但也绝不是当一大家子人的大丫鬟。她想过自己的日子!
周素娥有意无意地在丈夫面前表露自己的辛苦,显示自己的小媳妇儿委屈样儿,几阵枕头风吹下来,李瑞昭的心活泛起来了。
李瑞昭一直对大哥不服气,同时觉得父母亲偏心。他听到周素娥含冤带屈地倾述,越发感觉自己在家里不受待见,连累了媳妇儿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李瑞昭不敢提出要分家另过,但是,他对父亲和长兄提出,他要出去创业,不想在写真部这个小池子里憋死。
李鸣岐闻言笑了。他不无讥讽地问道:“请问一下,三少爷打算怎么创业?又打算去哪个大池子里扑腾啊?”
李瑞昀只是诧异地看着李瑞昭,实在不明白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又来了这么一招?他没有开口说话,想进一步了解三弟到底怎么想的。
李瑞昭平生最恨的就是,自己的每一个想法或提议,都被父亲当作玩笑话,从来不曾被认真对待过。他板着脸说:“我想去素娥她家那边开个小照像馆。”
李鸣岐和李瑞昀同时一愣,难以置信地一起开口问:“你说啥呢?”“你打算开照像馆?”
李瑞昭被父兄俩的不约而同给刺激了,心里的不满急剧膨胀。他想着,我只不过是想继承父亲的衣钵,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至于这么夸张吗?难道大哥怕我超过你?但是,他聪明地把这些想法放在心里,没有说出来。
他淡淡地一笑,轻声说:“大哥,我不可以开照像馆吗?我也是爸爸的儿子,也学了照像手艺呀。”言外之意就是,凭啥你行,我就不行了?
李瑞昀急忙和颜悦色地解释道:“三弟你别误会了。眼下自己开照像馆很难支撑的。”
李瑞昭完全不理解也不接受李瑞昀的一番好意。他毫不客气地怼回去:“大哥,你是指你把爸爸创办的中华(照像馆)开垮了吗?”
李瑞昀猝不及防地被打击,而且正正命中红心,打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永远不会愈合的伤口。他一时间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李鸣岐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他知道长子一直纠结于心的心结被三子挑破,却也不想帮他做啥。他认为,这个心病必须长子自己克服才算完事儿。但是,三子的言论太过分了,必须要提点一下。
他有点无奈地瞥了一眼陷入沉默的李瑞昀,却对着李瑞昭不客气地问:“你打算开照像馆?你拿啥开呀?”
李瑞昭顿了一下,心里有点胆怯,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他小声嗫嚅着:“我希望能得到家里、得到爸爸的支持。”
“得到家里的支持?”李鸣岐的眉毛高高挑起,声音也略微提高,充满了一种非常不信任的感觉:“家里怎么支持?钱吗?你是清楚知道家里的情况的,不是吗?”
李鸣岐的声音再次刺激了李瑞昭。后者梗着脖子说:“我知道家里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但是支持我一下还是可以的。我又没说非要给多少钱!”
“你知道家里的情况?你认为家里支持你没问题?你不跟家里要多少钱?”李鸣岐再次被气笑了:“呵呵,我的三少爷,你说家里、不、你老爸我应该怎样支持你?”
李瑞昭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也就不再隐瞒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全部说了出来。
李瑞昭说出来的全盘打算是,开照像馆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相应的设备、器材等。家里照像馆关门,留下了不少设备、器材和用品,这些都不需要再花钱购置。“反正放着也是落灰”李瑞昭理直气壮地说:“我拿出去创业,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李鸣岐默默地看着高谈阔论的儿子,眼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他没有吭声,只是示意李瑞昭继续说下去。
李瑞昀看出了三弟对自己的莫名不满,甚至是刻意针对,他聪明地闭紧嘴巴,不随意泄露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