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
文/冬至
近日,人大学生的《一个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与复旦学生的《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两篇文章引爆朋友圈,引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议。
文中很多情节令同龄读者们顾影自怜甚至深有体会,在高水平的平台上找不清自己的位置时的彷徨,面对未来种种的不确定性时的恍然,似乎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和体会。身边同学似乎不用多努力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看起来不用多刻苦也可以衣食无忧有个好工作,穿名牌逛街出国谈恋爱似乎成为眼中的“他们”似乎永远不可能是“我们”。面对身边更多更优秀的人们的时候,我们心理上便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自卑感。
客观地讲,由于出身、背景以及毕业后出路的差异,分化差距早已印刻在大学生们的心理上、注解在他们的行囊中了。故乡在沦陷、北上广又不得不逃离,为未来奔跑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无奈,体现的是背后难以言喻的当前许多大学生的现状。在这样的处境之下,大学和社会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们无限的焦虑感,自己对于自己认知上的差异也无疑给了心理上很大的压力。从小学、初中、高中时候的“不怎么努力就得到了肯定”“整天看漫画也考得不错”中获得的曾经的优越感,到大学时面对考研、就业压力时茫然无措的无力感之间强烈的落差感,使得很多人都感到“上了985,211还是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迷失感。
更何况,这种感慨,还是由这些我们眼中的“名牌大学生”所传达出的。应该说,文中折射出的焦虑心态是普遍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在现实面前失去了选择的可能性。当我们心有目标,每日为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斟酌苦思,哪里有时间迷惘困惑唉声叹气不知所以;他们只会努力向前奔跑,尽管偶尔会绕道而行,但是前行的大方向从不会动摇。这两篇文章的评论背后,不乏有“人大复旦都这样,那我们该怎么活”的调侃或者感叹,这正是这两篇文章的最值得反省之处,一些在我们眼中的顶尖学生如果都这样,那么相较之下的更多青年学生又该作何抉择?是安逸还是沉沦?未来的精英群体如何了解并对他们的同龄人做出榜样,这始终是个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毕竟以人大复旦学子为代表的精英群体的关于年轻人的苦闷与惆怅,还常常指向社会发展深层次的偏离与缺憾。
难道我们真的一无所有了吗?
但是最可怕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无是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寻找自己,寻找那个最优秀的自己,寻找那个最美丽的自己,寻找那个可能光彩夺目的自己。
我们永远不知道完全释放能量的我们可以有多强大,我们永远不知道尽情绽放才华的我们可以有多美好。我们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还在更多的青春躯体里沉睡和等待唤醒。
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很幸运,他们的天赋被老师、家长、学校挖掘开发了。还有一部分人没有,但这并不让人沮丧,自己开发自己同样一路惊喜。
所以,虽然在学习上并没有任何成功,但这依然不妨碍我们慢慢试探生命的可能。不因为一些比较后产生的自卑感和看到别人的成功的迷失感就放弃去做自己。比如你可以坚持读书,去为了让自己懂得更多内心世界更大;你可以坚持练字,去看看有没有成为书法家的可能;去坚持读故事写故事,看看自己有没有做编剧的才华;去努力接触更优秀的人,看看自己能不能和他们一样好;去新东方,只是为了看看高手如林的讲台有没有我的位置;去世界杯,只是为了看看给英格兰女足做翻译会不会成功;去考公务员,只是看看自己有没有做行政的能力,以及运气;去开公众号,只是为了看看凭借我的热情和坚持能影响到多少人。
……
只要你想你可以找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天赋和特长。
但是,很可能我们虽然努力了很久也没有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种人。没有在上面任何一个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天下第一。也无法靠上面任何一项技能做到扬名立万安身立命。
但是这些都不值得你去放弃自己。
毕竟,这所做的至少证明了十几种我可能并不适合的职业方向。
所以你并不是一无所有,你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可能与不可能。
所以,人生哪里有什么弯路,弯路不是也有风景么?
最可怕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无是处。一无所有,你还有你自己,你可以从头开始;而当你一无是处,谁都无法挽救你。
下次遇见你,都是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