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17天论篇诗解4上明政平伦常去祆
题文诗: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罕至者.怪之可也,
畏之非也.日月有蚀,风雨不时,怪星党见,
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政平,虽并世起,
无伤国本;上闇政险,虽无一至,亦无补益.
物已至者,人祆可畏:楛耕伤稼,耘耨失薉;
田薉稼恶,籴贵民饥,路有死人,是谓人祆,
人祆人祸.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
勉力不时,政险失民,是谓人祆.礼义不修,
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
寇难并至,是谓人祆.祆生于乱,三者交错,
国无安国.其说甚迩,其灾甚惨.牛马相生,
六畜作祆,怪不可畏.无用之辩,不急之察,
弃而不治.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
切磋不舍.伦常礼义,情通宇内,真情不灭.
【原文】
星队、木鸣<1>,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2>,是无世而不常有之<3>。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政险<4>,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注释〕 <1>队[zhuì 音坠]:“坠”的古字。 <2>怪星:指扫帚星之类。 党:通“傥”,或,这里是偶然的意思。 见[xiàn 音现]:同“现”。 <3>常:通“尝”,曾经。 <4>险:险恶,指暴虐。
〔译文〕
流星坠落、树木发响,国内的人都害怕,说: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啊。这是自然界的变异、阴阳二气的变化、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啊。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错了。那太阳、月亮发生日食、月食,旋风暴雨不合时节地突然袭击,奇怪的星星偶然出现,这些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君主英明而政治清明,那么这些现象即使在同一时代都出现,也没有什么妨害;君主愚昧而政治黑暗,那么这些现象即使一样都没出现,也毫无裨益。那流星的坠落、树木的发响,这是自然界的变异、阴阳二气的变化、事物中很少出现的现象啊。觉得它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错了。
【原文】
物之已至者,人祆则可畏也<1>:楛耕伤稼,耘耨失薉<2>;田薉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祆。政令不明,举错不时<3>,本事不理,勉力不时<4>,政险失民<5>,夫是之谓人祆。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6>,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祆。祆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甚尔<7>,其菑甚惨<8>。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9>,可怪也,而不可畏也<10>。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11>。”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注释〕<1>人祆:人事上的反常现象,尤指人为的灾祸。 <2>楛[gǔ音古]:通“盬[gǔ音古],粗劣。耘耨:此指除草之事。失:失于。薉:同秽,荒芜。
<3>举错:通“举措”,采取措施。本事:此指本业,涉及国计民生的基本事业,古代多指农业。 <4>勉力:此指征用劳力,不时:不顾农时。〖编者按〗“勉力不时”,此四字于旧本中处于“则牛马相生”句之前,甚不通,亦有违荀子原意,或为抄刻之误,今依照《荀子选注》纠正。 <5>政险失民:政治险恶,不得民心。〖编者按〗此句于旧本中处于“田薉稼恶”句前面,颇为不通,或是抄刻之误,今依《荀子选注》印本纠正。 <6>乖离:违背,离心。 <7>甚尔:很简单、浅显。《集解》作“尔”,另作迩。迩:近,指浅近。<8>菑[zāi音灾]:通“灾”。 <9>牛马相生,六畜作祆:指牛生马、马生牛及六畜中的变态现象。 <10>“不可畏”,另作“亦可畏”,误。 <11>传[zhuàn]:指古书或传注、传诂。书:记载,后人多指《尚书》。
〔译文〕
在已经出现的事物中,人为的灾祸才是可怕的。粗心耕种会损害庄稼,锄草不力能致田地失于荒芜;田地荒芜而庄稼长得很坏,则粮价昂贵而百姓挨饿,道路上会有饿死的人,这就是人为的灾祸。政策法令不明确,行动举措不合时宜,涉及国计民生的基本事业得不到料理,征发劳役不顾农时,政治险恶不得民心,这就是人为的灾祸。礼义不加修整,朝廷内外没有分别,男女淫荡混乱,而父子互相猜忌,君臣离心离德,外敌入侵与国难同时袭来,这就是人为的灾祸。人为的灾祸产生于昏乱,上述三类人祸交错发生,国家就没个安宁,这一道理很是浅显,而其涉及的灾难很是惨重。然而牛马怪胎、六畜变态现象,可诧异之,但并不可怕。古书上说:“世间万物怪异现象,经书上是不作解说的。”没有实用的辩说,不急需的考察,应弃之不顾。至于那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任事有别,那是每天都应该审思而不能略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