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8 这周随笔
题目的名字是来自北岛的一首诗,读到的时候,想想除了大片大片明亮的光,我不知道,北岛在那首诗中有着怎样隐晦的含义,我只是觉得这句话像极了我们的青春,或者说,我们的青春像极了这句话,如同玻璃一般透明而明朗,如同橘子一般青涩而辉煌。
我总是觉得高三是与青春无关的一个词,如同赵主任说的那样,十八岁的人要有六十岁的心态。要不慌不忙,大将风度。然而当我们每次做题目做的一败涂地的时候。都会又被赵主任确认为,十岁的智商,十八岁的冲动。
周六的时候,是艺术节,前几天,我们一直在讨论周六到底是考英语还是语文的时候,同桌说,考什么不是一样嘛,而珩总却说,不一样啊,考语文是一种浪漫,而考英语就被打回原型了。我笑了笑,觉得还挺在理的。
其实高三的我们还是变了的,从一开始认为不会考试的痴心妄想,到面对考试的不惊不怪,再到提到调侃几句来聊以自慰,我们一点点接受着高三的状态,把所有的一切都转化为了习以为常。我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是我们逐渐地走向成熟,喜怒哀乐不再那么明显,原来像春夏秋冬一样分明的情绪变得模糊不清起来,还是我们逐渐被高三磨去了所有张扬而尖锐的棱角,再也无法对世界大声说出“我不相信”这样坚定如斯的句子了。
也许这种高三的矛盾永远也无法解答,我也并不奢望答案。
下午英语考完之后,高三就像打开了泄水闸一般,所有的人群都涌向了体育馆,其实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期待,仿佛艺术节是与高三无关的一件事,但仍然因为有着空旷而闲散的时间感到开心。当我现在开始努力回想的时候,才发现大多数节目都已经不记得了,他们就像舞台上明亮亮的灯光,偶尔刺到眼睛,转瞬即逝。黑暗中暖气开得很足,让人感到脸颊发烫。
印象里唯一深刻的一件事是,结束以后当高一高二离开,赵主任留下我们说话,关于尊重与欣赏,他的声音严肃而沙哑,好像感冒了。大厅里很沉默,我们都像犯了错误的孩子。后来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风吹在身上有些冷,没有星星,头顶上是一弯模糊的月亮。
回来的时候,马同学给我留言,说竹西二十周年校庆,让我拍个照片,写点寄语回去。我愣了一下,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我在那的时候,好像还只是十五年校庆。我说,我没有相机,手机像素也太低了。他立马回我,找你邻居去借。我笑了笑,说他真是个固执的人。他也的确是,他比任何一个人都要还念过去。如果说我有什么和他不同的地方就是,我怀念过去,也喜欢现在。那种怀念淡淡的,偶尔会冒出来,就像梅花只在冬天开放一样。
我对着白纸发了半天的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平时写作文有着写不尽的废话,到现在却想不起来一个字了,关于初中的记忆实在太多,那个时候正如堇年所说的那样,是错把文字冲动当成才华无限的无知年生。从初二到初三的日子里,我写完了两本厚厚的日记本,直到今天,许多事情我依然还记得。我想着“竹西佳处”四个字,却怎么也对不上下面的句子,于是索性作罢,落入俗套地写下了“祝母校二十生快”这几个字。然后拍下了照片,发给他。光线不是很好,照片中的自己有些傻。
回想起这周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有许多记不清了,日记偶尔写一写,也只是关于一些心情。好像周一的时候开了关于蜕变的班会,大家一直在胡乱的猜来猜去。周四的时候圣诞节,我们打消了英语作业会布置得少一点的念头,倒是英语老师给班上发了巧克力,后来,许多人,都是含着巧克力上着下面的一节数学课的,因为无法说话,所以只能拼命地点头。班上的音响老坏,每次眼保健操做到一半就跳掉,像是知道数学老师一节课时间不够一样。大家总会愣一会儿,然后继续埋头算着没有算出来的数学题。
周五的晚自习,上完课回来,无心写作业,重新看着北岛的《时间的玫瑰》,周围寂静无声。晚自习下的时候,关于特拉克尔的章节还有几页,一个人坐着默默地看完,然后收拾书包回家。心情有些低落,是关于那些诗人的哀伤。
这就是我喜欢现在的原因,它平静,漫长,有快乐,有悲伤的时刻,我们都学着慢慢接纳。
无论是对过去的怀念,还是此时此刻无法解答的矛盾,抑或是无人知晓的未来,他们都是青春的一部分,或许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而幸运的是,我还这场逆旅中行走着,在这样的青春里,
玻璃明朗,橘子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