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前面的商业需求分析、市场分析等分析公司都已经规划好了(当然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熟悉商业模式、市场模式的能够进行分析的大佬),所以一个项目最开始要做的就是需求收集了。
需求的概念
我的理解是用户对于原始欲望的反应,每款产品都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需求而存在的。
需求收集的常见方式
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竞品分析、用户反馈、头脑风暴、观察法、文献分析、数据分析。
1.用户访谈
用提问交流的方式,了解用户体验的过程。
2.问卷调查
明确问卷主题——搜集需求——确定每个问题的内容
3.竞品分析
概念
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比较;
作用
更好地了解行业;为自身产品设计提供功能、可用性、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参考;提高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为新立项的产品、拍脑袋想出来的,降低风险;
竞品分类
根据不同维度对竞品进行分类:产品定位、目标用户、产品功能——>直接竞品、间接竞品、潜在竞品;
竞品分析维度
1.产品定位:产品面向的行业、领域、市场;
2.目标用户:目标用户是谁,用户有什么特征,用户有什么需求等;
3.运营推广:产品是怎么推广的,比如第三方广告引流、口碑营销、活动拉新等;
4.产品功能:产品整体结构(结构图),产品核心业务流程(流程图),产品主要功能、亮点有哪些;
5.产品界面:交互效果如、交互体验如何、视觉效果如何等;
竞品分析方法
1.SWOT分析:
优势:找到竞争策略;
劣势:找到产品的差异化策略,避开劣势;
机会:找到产品发展的动力;
威胁:找到产品可能面对的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
2.用户体验五要素:表现层 框架层 结构层 范围层 战略层
(1)战略层
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用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对应启动阶段的产出物:BRD/MRD和立项报告;
(2)范围层
针对用户提出的需求,我们应该提供什么功能去满足这些需求;竞品和自身产品都提供哪些功能;对应规划阶段的产出物:功能清单;
(3)结构层
我们应该有哪些页面,去承载要做的这些功能;结构对比、流程对比(结构是否清晰、流程是否明确);对应规划阶段的产出物:结构图和流程图;
(4)框架层
页面细化,每个页面具体长什么样子;界面设计、布局、导航设计;对应执行阶段的产出物:原型;
(5)表现层
UI设计/视觉设计;对应跟进阶段的产出物:最终的页面效果;
产品分析目录:分析目的/行业背景、产品选择(产品名称、产品版本、系统版本,网络环境)、产品分析(用户体验五要素)、总结(优缺点总结、结论、发展预测)
需求池
1.需求的集合;
2.产品经理接到的所有需求都可以记录到需求池中,但不表示一定要实现,后续还有需求分析的过程;
3.需求池中的需求类型:新增、优化、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