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基础(2)——需求收集

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前面的商业需求分析、市场分析等分析公司都已经规划好了(当然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熟悉商业模式、市场模式的能够进行分析的大佬),所以一个项目最开始要做的就是需求收集了。

需求的概念

我的理解是用户对于原始欲望的反应,每款产品都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需求而存在的。

需求收集的常见方式

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竞品分析、用户反馈、头脑风暴、观察法、文献分析、数据分析。

1.用户访谈

用提问交流的方式,了解用户体验的过程。

2.问卷调查

明确问卷主题——搜集需求——确定每个问题的内容

3.竞品分析

概念

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比较;

作用

更好地了解行业;为自身产品设计提供功能、可用性、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参考;提高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为新立项的产品、拍脑袋想出来的,降低风险;

竞品分类

根据不同维度对竞品进行分类:产品定位、目标用户、产品功能——>直接竞品、间接竞品、潜在竞品;

竞品分析维度

1.产品定位:产品面向的行业、领域、市场;

2.目标用户:目标用户是谁,用户有什么特征,用户有什么需求等;

3.运营推广:产品是怎么推广的,比如第三方广告引流、口碑营销、活动拉新等;

4.产品功能:产品整体结构(结构图),产品核心业务流程(流程图),产品主要功能、亮点有哪些;

5.产品界面:交互效果如、交互体验如何、视觉效果如何等;

竞品分析方法

1.SWOT分析:

优势:找到竞争策略;

劣势:找到产品的差异化策略,避开劣势;

机会:找到产品发展的动力;

威胁:找到产品可能面对的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


2.用户体验五要素:表现层 框架层 结构层 范围层 战略层


(1)战略层

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用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对应启动阶段的产出物:BRD/MRD和立项报告;

(2)范围层

针对用户提出的需求,我们应该提供什么功能去满足这些需求;竞品和自身产品都提供哪些功能;对应规划阶段的产出物:功能清单;

(3)结构层

我们应该有哪些页面,去承载要做的这些功能;结构对比、流程对比(结构是否清晰、流程是否明确);对应规划阶段的产出物:结构图和流程图;

(4)框架层

页面细化,每个页面具体长什么样子;界面设计、布局、导航设计;对应执行阶段的产出物:原型;

(5)表现层

UI设计/视觉设计;对应跟进阶段的产出物:最终的页面效果;


产品分析目录:分析目的/行业背景、产品选择(产品名称、产品版本、系统版本,网络环境)、产品分析(用户体验五要素)、总结(优缺点总结、结论、发展预测)


需求池


1.需求的集合;

2.产品经理接到的所有需求都可以记录到需求池中,但不表示一定要实现,后续还有需求分析的过程;

3.需求池中的需求类型:新增、优化、BU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