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谋攻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孙子在《始计篇》讲了打仗之前要计算双方实力,打不赢就不要打,接着在《作战篇》讲了打仗的成本,打不起也不要打,如果既打得赢,又打得起,那要怎么打呢?

孙子在《谋攻篇》开头就讲: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就是说,打仗的方法就是要尽可能保全敌人,别把敌人打坏了,如果打下一片焦土,啥都没有,这么劳民伤财打下来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孙子接着说: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打仗百战百胜,并不是厉害,打仗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曹操注解:

兴师深入长驱,决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出兵深入,将其围困,让敌人绝望,认清形势,全国上下主动投降是最优选择,其次才是大动干戈打下来。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项羽百战百胜,刘邦屡败屡战,但垓下一战,刘邦平定天下。项羽打了很多胜仗,盛气凌人,骄傲自满,但每次胜利的质量都不高,都没法起到平定天下的作用。所以百战百胜不如一战而定。

《孙子兵法》作为一本讲战争的书,处处告诉我们尽量不要打仗,百战百胜的人并不是善于打仗的人,真正的高手应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尽可能降低成本,减少损失。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也是格局非常之高,这大概就是其思想能在两千多年后仍然熠熠生辉的原因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