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学龄期的时候,被告知最多的就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工作的原因近两年接触的朋友大多都从事基础教育,不乏子女出类拔萃之人。
小升初考试在曾经的我眼中是被无限鄙夷的,仅仅这三个字仿佛就看到了被家长按压在学习桌前做着各种奥数题目的孩子,我一度觉得那些都是无用功,出了社会数学用的少之又少,反倒是文字功底好不好,能够立竿见影的在你的工作中出成效。
现在我的想法变了,奥数虽然不是适合大多数孩子学习的基础科目,但是它无疑是系统思维和逻辑能力的训练;走出社会虽然不用转的飞快的脑袋去运算,但是你人生中面对的一次次选择,无疑不是成本和收益的推算;这个“小众学科”被运用到优等学校的考试中,你看到的仅仅是好学校在做着拔尖考试,把优质生源狠命的吸纳进自己的碗里,却没有看到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的这拨孩子们,他们耐住性子刻苦钻研洒下的泪水和走过的道路。
如果择校之路走的很艰辛,那些最终成功的孩子们,必然有着专属的亮点;如果每一个人的亮点大不相同,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背后一定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这是个大而泛的概念,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儿园时期便经常接触这个词汇。只是现代育儿教育和接受了新理念的父母们,既有顺从又有对抗,比如他们会觉得我的孩子需要自由发展,不能够被束缚,尊重天性不能够压抑自由;比如到了一定年龄孩子自然会懂,给予他们时间让慢慢理解。
这些都没错,但是能够把建立规则与爱和自由结合起来的家长,又有多少?
横平竖直写在田字格里、重点词句标识要用尺子划线、应用题先写“答”再作答、表示单位的字要用括号括起、列竖式要对齐、写字笔画要严谨......这些很多人觉得应该是在学校学会的,其实大多数的时候,已经体现在孩子日常的作业中,生活的点滴中,而给他们建立习惯最大帮助的,是朝夕相处的父母,相信吗,养成这样的习惯的孩子在生活中也是自理能力强的,生活物品能够自己归类,做事有着内在的轻重缓急,相应的没有这些习惯的孩子,生活中必定是玩具书籍胡拿乱放,找起东西四处抓瞎。
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当一个孩子养成习惯时,无论先在生活里还是先在学习中,都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无尽的受用。这时候再来反观老师们说的“养成一个好习惯”,成绩问题其实是习惯问题,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逐渐会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自我控制,善于自我负责。
自由发展是说当下父母想要赋予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更多的尊重和爱;养成好习惯是给予孩子尽早独立行走的能力,不因为父母多迈出的那只脚,让孩子们在最应该体验自我探索的时候束缚了脚步,衍生出日后的平庸。严格来说两者并不矛盾,只是很多父母模糊了其中的界限。
教育有三个字很简单却很重要,“慎于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