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有一种兽叫年,以前人们为了赶走这种兽,就在那个特定的日期里载歌载舞,篝火升起来,舞蹈跳起来,人多力量大,借此把年赶走。
每每如此,时间久远了,形成一定的规律了,就成了过年的节日了。
小的时候,非常盼望过年,那一时刻,不光是放假,更重要的是可以穿新衣服,在那个特殊的节日里还可以吃好吃的。
没有经历过物质生活匮乏的人,理解不了那个年代的孩子的心理。
那种对年的渴望,热切的盼望。
小孩盼望过年,可能大人就愁啊,因为过年时节需要花钱的地带太多了。置办年货,走亲访友,都需要钱!
对生活的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过年就是黑当爹娘的雪上加霜。可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件新衣服穿,能有一双新鞋子穿,当爹娘的,在年来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开始愁啊筹啊。
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纯粹的农民就指望着一年两季的农作物收成带来的效益过活。其收入之微薄,可怜可叹!
这也是生于八十年代初农村一代孩子的悲哀吧。
能有几个的物质生活会是那么的丰腴呢?
所以,对年的渴望就可以理解了。
除了吃、穿外,还有一个吸引力就是放鞭炮,那个时候家里能燃放几挂鞭炮就很不错了,个别家里能放几个小烟花就会惹的众大人小孩们驻足观看。
我记得我小时候,吃过年夜饭的水饺,在春晚还没开始之前,家家户户的小孩们甚至大人们都会跑到大街上,干嘛呢?因为有的人家会放烟花,所谓的烟花也就是手持的那种小圆筒状的,只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不过,这个就足够了,足够吸引人们品头论足一番,兴高采烈一番。
还记得,到了快要念初中的时候吧,除夕傍晚,吃过水饺后,我们距离镇子近啊,就会跑到镇子上去,要么就跑到村子的北头遥看镇子,因为镇上会集中燃放烟花,那个时候的烟花,已经很不错哦,有色彩有声响,在镇子最高的建筑物上,也就是三层楼高吧,在那里点燃,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烟花。
看别人燃放烟花,但高兴却是在自己心里的。
年初一,就是挨家挨户的拜年了。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节奏了。那个时候,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穷人但喝酒能喝到酩酊大醉的不在少数。
红脸汉子,踉踉跄跄;娘们婆子,连拖带拽。虽然醉了,虽然闹了,但也喜庆,但也和睦。
一天就走一个亲戚家,也不觉得时间会怎么着。
今年,济南明文规定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
即便在农村也不行!
都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
鞭炮的意义不止于声音,还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象征意义。
所以,今年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但,去年济南的雾霾着实太吓人了,济南的堵全中国第一了,这个霾也不甘示弱啊,也来凑热闹。
想起去年的霾,让人记忆犹新不说,犹如噩梦一般,谁也不愿意再次历经吧。
所以,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在民间,还是能够取得大多数人的赞同,为了环境,为了生存质量,为了生存环境,必须得有所取舍啊,理解并支持。
所以,2018年的除夕夜,格外安静。傍晚时分,开车走在马路上,一切静悄悄的,静得让人瘆得慌的感觉,没有张灯结彩,所以,会让人错以为这是过年吗?怎么年味一点儿也没有啊??
以前过年还愿意并盼着看春晚节目,现在的节目,你懂得,有谁能完整得看完的?都在说,没法看了,整个春晚的质量大不如前了。
其实呢?众口难调不说,这些年,春晚一直在变着花样满足大家的口味,只不过是大家都在成长,从孩提时代看,到高中大学看,再到为人父母时还看,你说,是你没进步呢?还是春晚确实退步了?
井底的青蛙,看到那么一点儿天空的时候,就感觉蛮不错了。等到它跳到井上来看到整个天空的时候,并能长年累月地看的时候,它就不觉得天那么大了,早就没有了之前的新奇感。虽然,这个天有时候晴,有时候阴,有时候电闪雷鸣,有时候狂风大作……。
时间在变,青蛙的心境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天,还是那个天罢了。
家庭聚会,一个哥哥说,乡镇上人的视野就那么大,不如县城人的视野开阔,县城的人不如济南的人,济南的人不如北京上海的人……。
现在在农村里,过年时节的走亲戚,还是和过去相差无几,一天或者半天走一家,也没别的事儿,就是拿个礼,去看望一下长辈,比如外甥携礼看望舅父大人,那舅家的人就得好生招待这个外甥啊,好吃好喝伺候着。
今天你看望了舅,那么明后天的舅家的人就得去看望姑姑去了啊,这个是互相的,你来我往,非常注重这套礼数。
有的人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多,好家伙,一连三五天就是吃吃喝喝啊。一个春节假期就这么过去了,每逢佳节胖三斤于是就来了。
我现在就是不知道过年的最大意义在哪?或者说兴趣点?或者说吸引力?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新衣服是随穿随买了,再也不用等到过年才穿新了。吃的吧,几乎就是天天过节,肥胖症,脂肪肝成了现代人的标配。如果说还想着过年乐呵乐呵的话,那就是燃放烟花爆竹了,看着电光火石,听着噼里啪啦,闻着浓浓硝烟味,心里那个乐,无可言表。可是现如今呢?安静,安静,安静,啥都没有!
过年的味道?索然寡味!
你说,还盼啥?!
时光,留给我们的还有些民俗的东西,还有些真正能让人乐呵的事情。
孩子这一代呢?
除夕贴春联福字?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开始走亲戚等等等等的民俗,他们这一代能了解些什么?
虽然科技化了,现代化了,微信拜年,视频拜年,众多的娱乐方式也来了,伴随着孩子们的众多的电子产品也来了。
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如此一来,爷俩两代人对同样的一件事:过年,就会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和回忆。
与其说这是对过年这一节日的不同玩法,倒不如说是大众对过年传统民俗的坚守与否。
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理念改变了?
还是人们在不经意间抛弃、忘却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