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呢?
阔别十年,我再次拿起了这本关于导盲犬可鲁的书。
作者石黑谦吾,摄影师秋元良平,该书忠实详尽地记录了可鲁的诞生、幼年的寄养生活、作为导盲犬的训练和工作以及最后的离世。
跟随作者朴实无华的文字,和摄影师牵动人心的照片,可鲁作为导盲犬的生活仿佛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读来内心依旧颤动不已。
(一)诞生(1986年6月25日)
可鲁是导盲犬和家养犬的后代,刚出生时,住在东京杉并区的水户太太给它取名为乔纳森。乔纳森腹部有一撮十字形的黑毛印记,这在拉布拉多猎犬中十分少见,加上性格沉稳、反应较慢,于是水户太太选择了乔纳森成为导盲犬。
(二)寄养(1986年—1987年)
出生43天后,乔纳森迎来了寄养生活,京都的仁井夫妇给它取名为“可鲁”,在养父母家的可鲁,十分活泼,仁井夫妇也时常带可鲁去家附近的小河边、商业街散步。八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可鲁也从四公斤长到了二十公斤重。1987年春天,可鲁告别了仁井夫妇,来到了导盲犬训练中心。
(三)训练(1987年)
导盲犬训练师多和田先生总是亲切称呼可鲁为“可”,初来乍到的可鲁总是发挥着它的个性,能力和天性也只及导盲犬的平均值,但它总是很乖巧,浑身散发着诚恳,能遵从指示,也会仔细聆听人的话。可鲁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服从训练、指向训练后,很快便迎来了作为导盲犬的工作生活。
(四)工作(1987年—1997年)
四十二岁时完全失明的渡边先生起初不愿被狗牵着,可失明后行动的受限,让他最终妥协了。来到训练中心后,渡边先生选择了可鲁,并开始了一人一狗的“共同训练”,培训时间大约四到六周,渡边先生除了要和可鲁进行步伐的配合,还要学习利用导盲犬的方法以及如何照顾它等基本常识。短短一个礼拜,摄影师秋元良平先生惊讶地发现,可鲁将自己紧紧地贴在渡边先生的身边,这是极其信赖的表现。
共同训练虽然辛苦,但渡边先生和可鲁相处得很愉快,可鲁会亲昵地靠近渡边先生,舔他的脸,而渡边先生也会开心地摸着可鲁的头,说着“good、good”。
训练结束后,渡边先生便和可鲁形影不离,四处散步。两年后,渡边先生不幸患病,可鲁不断地往返医院和渡边家,躺在渡边先生的身边,守护着他。可鲁最终还是回到了训练中心,等待着渡边先生的到来,一晃三年过去,渡边先生最终拖着病入膏肓的身体为可鲁带上了导盲鞍,一起走了短短三十米。一星期后,渡边先生去世了,而七岁的可鲁也步入了中年。
在多和田先生的帮助下,可鲁开始了新的工作——作为示范犬进行导盲犬宣传和推广活动。在学生和活动参加者面前,可鲁总是尽责地展示着导盲犬的工作。
(五)离世(1998年7月20日)
可渐渐地,可鲁的体力开始衰退,躲在一旁默默观察的仁井夫妇决定收养即将退役的可鲁。1997年5月,此时的可鲁马上就要11岁了,终于再次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养父母家。
可鲁熟悉地趴在仁井夫妇家,和另一只五岁的黄金猎犬范德西相处十分融洽。短短一个月,可鲁的身体便无法继续行动,至此,可鲁结束了它长达十年的工作生涯,完全退役了。
退役后的可鲁,身体似乎已经到达了极限,仁井夫妇为了让可鲁打起精神,在饮食、陪伴上下了一番功夫。可鲁似乎也感应到了,身体逐渐好转,偶尔会和范德西玩耍、出去散步。
1998年4月,可鲁患上了白血病。
1998年7月20日,可鲁痛苦地翻身,在仁井先生的安抚下,瞳孔放大,腿一伸,便停止了呼吸,享年十二岁零二十五天。
可鲁的一生,短短十二年,却为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一直跟随拍摄的秋元良平先生,以摄影集的方式完整地记录了导盲犬可鲁的一生。作者石黑谦吾联系到了秋元良平先生,听着秋元良平先生叙述可鲁的点点滴滴,直到“可鲁已经走了”短短的一句话,不仅仅是作者,连身为读者的我也不禁潸然泪下。
感谢可鲁,感谢作者石黑谦吾和摄影师秋元良平先生,也感谢为可鲁付出的水户夫妇、仁井夫妇、渡边夫妇和导盲犬训练师多和田先生,正是因为你们的存在,让我了解了可鲁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导盲犬的重要与来之不易。
“小可,再见。”
“再见了,可鲁!”
献给所有辛勤工作的导盲犬、导盲犬训练师以及为导盲犬事业奉献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