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呢?
一,要关注成长而非天赋。天赋并不重要,就算有细小的差别,但它并不重要。成长型的思维所要夸奖的地方是在于我看到了你努力的方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能够带来成长?让孩子意识到他的成功、进步,他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是来自于他用了正确的方法,做对的事。这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个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被慢慢地塑造出来。
二,可以批评,但要进行建设性批评。批评不是侮辱他,批评不是恐吓他,不是吓唬他,更不是动手打他。批评是建设性的,跟他一块儿商量怎么样做能够变得更好。
这两点归结起来是一回事,叫作不要评判而要去教导。
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呢?
是温和的充满着成就感的环境,还是有足够挑战的环境?
研究的结果是,要给孩子高标准的教育环境。当你给孩子足够挑战性的教育环境的时候,孩子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成长型思维不意味着减少他的挫折,不意味着不批评,更不意味着永远是和风细雨。但是关键点在于,你所专注的点,是他此刻的状态、对他的评判,还是方法和努力的过程。
当他能够学会说,“通过努力,才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地建立成长型的思维。
帮别人或自己建立成长型思维
方法一,开研讨会。
在班上跟孩子们开关于成长型思维的研讨会。让孩子参与到对于脑科学的学习。知道原来大脑可以成长,原来大脑的神经元可以产生更丰富的连接,大脑可以变得更加聪明,这时候孩子们才更有信心去改变自己。
方法二,放下自我。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学会放下自我,像佛陀那样说“无我”,有什么丢脸不丢脸的;像孔子那样说“行所当行”,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时候你会发现,很简单。但是这件事情本身特别难,因为我们的“我执”是那么重。
怎么放下自我?
建议:接纳,觉醒,行动。还有,寻找亮点是改变自己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