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那还谈个屁恋爱啊!



-01-


毕业季,失业季,也是分手季。

阿俞说,我知道他正处在关键时刻,需要支持,可是每天连一通电话都没有,我甚至都搞不清楚我们到底分手没?

阿珅奔于毕业的就业大军,在外地报班学习,整日埋头苦读,复习备战各个单位的招聘考试。阿俞今年上大二,正是最悠然,有着大把时间可供青春和恋爱所挥霍。

阿俞想做一个懂事的女朋友,一边看着同学朋友都在秀恩爱,一边劝说自己:他是在为两个人的未来做努力,虽然不能在别的方面住他一臂之力,但至少要在精神层面支持他。

可是,面对死寂的手机和似乎永远都不会响起的来电铃声,阿俞还是禁不住从忍耐寂寞,到对他的冷漠和对自己的毫无关心感到委屈,再到怀疑他是否已经把自己排除在他对未来的计划之外,默认这段感情无果,借机分道扬镳,就这样冷处理,最后直接宣判分手。

多少信誓旦旦的诺言,在这个盎然的季节支离破碎。多少无忧无虑的笑容,在分岔路口化作离别泪。

“肯为你花钱的男人不一定爱你,但肯花时间陪你的男人,一定是真的爱你。”

可是,真正的陪伴绝不只是一时的陪伴,短暂的分离或许是为了更好的重聚。


-02-


人生,在每个阶段都要有所侧重。

校园恋情,纯粹无暇,尽情享受爱情的甘霖。可真到了人生转折的重要阶段,就应该把最紧要的人生要务提上日程。

临毕业之际,宝先生也曾远赴外地备战考试。

我深知,考试时间紧迫,在这么关键的阶段不能贸然打扰他。白天,我在大把的青春和无聊中消磨时光,每晚十点,他准时出现在对话框的另一端。

每晚最激动人心的话题就是等他考完,我们去吃上一顿美好的两人大餐。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却比饕餮盛宴更令人充满了无限期待。

那时候,再谈所谓异地恋最需要的“共同经历”完全成了白扯,充其量就是他在电话那头,我在屏幕这端虚构一场幻想中的重逢。究竟有多梦幻,事实证明,也并不如何符合臆想。

但至少,我们在这个描绘这份过分美好的期待中熬过了时间,战胜了想念。

一年后,同样的事情分配给了不同的主人公。在备战考研时最紧张的阶段,他在外地上班,我在学校争分夺秒。他的悠哉和我的急迫,俨然就是曾经我虚妄的青春和他的匆匆。

如此看来,在整个人生过程中,短暂的分离并不能占据如何重要的分量。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永远是笃定的两个人,稳定的两份情。

寄托共同的希望,往往让爱情更有韧性,也更有奔头。


-03-


——我很忙,但只对你有空。

——我很忙。

前者无疑是加了蜜的,没错,我对其他人都忙,懒得回信息,但真的爱你,总能腾出时间回你的信息。后者也确实给对方留下了不少值得揣度用意的空间。

是不是两种爱一眼就能分出伯仲呢?表面看是这样的,但其实也不见得。

我更觉得,这是同一对情侣在不同恋爱阶段的真实感受。

相遇之初,双方一定是相敬如宾,以退为进的。彼此都渴望深入了解,也希望能获得对方的理解。随着情感的累积和了解的深入,任何人都有可能说出后面那句话。

潜台词就是:你都这么了解我了,也知道我这么忙,就不能多体谅一下我?即使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的啊!

可太多无疾而终的感情,偏偏就戛然而止在一句难以出口的“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的啊!”

明明知道很长一段时间会陪伴欠佳,两个人的世界硬是要求对方一力承担,为何就不能多一句“抱歉”和“希望理解”,甚至勾勒出一场唯美的重逢,给对方以安慰,也给自己以动力呢?

如果阿珅真的给了阿俞这样一句简单的承诺,阿俞也不至于像今天一样黯然落泪,委屈到极点了。她甚至都不知道,对方为未来所做的所有努力之中,是否还有自己的存在?

先表现出感谢和感动,是否才是在一味要求对方要以我为中心慷慨奉献出无限宽容和最大谅解能力的最好姿态呢?

我真的理解你,但请你也能珍惜我的理解,因为这种理解本身,就是一种付出。

你就安慰我一次会死吗?不然我怎么下狠心心甘情愿的等着你?


-04-


“你是我洗澡时也要擦擦手都要秒回信息的人。”

究竟对方有多么重要,才能连一分钟的等待都不忍心让对方承受。

反之,也只有真正爱你的人,才会体谅你的忙碌,才会在你渴望人生有所突破的时候给予无限的支持和理解。

我们不会爱一个闲到每天围着自己跳圆圈舞的人,更不会爱一个毫无理想和未来的情圣。

真正的爱情,一定会互相配合、互相支撑着探索这段孤独的人生道路。

阿俞说,尽管我知道我该理解他。但身体好像没有头脑那样大度和宽容。我习惯性地想要依赖他,想要在悲伤或喜悦的时候第一个时间告诉他。

可生活并不总是以分担和分享为主题,大部分的风景还是要求独自欣赏。

两个人在一起,并不代表就变成了一个人。人格是独立的,精神和生活更是在无数的交集中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

某些过程必须要独自完成,无论是精神领域的巨大转变,还是实实在在的人生经历。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有时一起奔跑,有时各自奔跑。但不管各自途径的困难如何艰险,完成进程的快慢与否,只要心向同一个目标,期待着在途中的偶遇和鼓励,就有一起冲向终点的动力。

我们从不吝啬时间,不悭吝陪伴。仅仅需要依靠大把时间和陪伴才能维持下来的感情,也不见得能多么牢固。

甚至,精神领域的支持比可视领域内的肉体陪伴,更有效用,更催人奋进。

无论多么遥不可及,即使远在时间的尽头,也要相信,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渴望你的参与。真正的陪伴,不是短暂的相遇,而是用尽一生。


Nico 90后法学硕士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期待将你的故事说与我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