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被灌输的一个概念就是"人要全面发展" 。长大了慢慢就明白要接受现实,没有人可以全面发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这才是人的常态。
上大学的时候和刚进入工作的时候感受是最深的。那时候不管做什么,总是满腔热血,对于新鲜领域的东西,恨不得全部揽到自己身上,这个想学,那个也想学,唯独恨一天24小时不够用。大脑想个杂屋一样被毫无章法的疯狂塞东西,总是抱着"多学点没坏处,积累多了到时候自然而然就有用了"的想法,继而产生"我看了我学了=我会了"的错觉。
现在看来真的太荒谬了,就跟吃饭一样,如果只是一味的胡吃海塞,最后要不就是吃吐了,要不就是吃出毛病了,物极必反。确实,现在回头看来,我这捡一点那捡一点,还是一无所获。
如果非要说最近又是从哪来的痛的领悟的话,那就是理财了。
起初我只是定投着指数基金,涉水了一点点股票,我以为我可以以这样安稳的心态慢慢等下去等着时间的复利。但人性这玩意儿难控制摸不透,等啊等,发现盈利太慢了,别人多线操作赚得盆满钵满。羡慕又心动,终于没有把持住,又挪了一部分钱花了好一顿功夫加入了港股打新,再后来,看到身边的人定投比特币又吃肉了,又开始馋人家身子了,然后又跟着投了一小笔。刚开始港股打新确实是吃肉了,也开心的很,但比特币就没那么好了,从持有开始行情就不太好,装死了很久。人的嗅觉总是非常的灵敏,港股打新盈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从此中签率变得越来越低,每次申购都变成了陪跑还陪手续费,比特币也是一直没有起色,但与此同时,A股却进入了个小牛。别人在A股下注得大的,愿意等待的都开花结果了,市场一片祥和啊。而我,因为之前挪了几次钱出去投别的,所剩不多了,也就吃点牙签肉。
外面的欢呼鼓舞让我又陷入了浮躁,但所幸也开始了反思。为何我会到今天这地步,明明我也一直在车上?三心二意呗,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本来社畜总共也就那么点银子,都想雨露均沾,还能玩出花来咩?到头来就是一场空。
投资理财不需要这种"勤奋",别想着吃到所有的肉,就像没有人可以卖在最高点,也没有人可以买在最低点。投资还是认知的变现,你能看到哪,看懂到哪,你的收获就到哪,插足了超出认知的就进入风险区了,涨也怕跌也怕还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最后还是被玩成了韭菜。
所以后来我退出了港股打新和比特币领域,即使这两个地方只要坚持在车上确实会有大肉的时候。但港股打新盯盘耗时耗精力,还考心态,做不到像机器人一样对破发和暴涨的时候毫无波澜的按照策略操作。比特币嘛就一点都不了解,甚至自身还觉得这是被外界盲目吹捧的泡沫,纯粹跟风投,后来发现兑现的时候买家不多,还得给人家发出交易的邀请,人家接受了才能卖出,这让我觉得即使未来涨到飞起,如果接盘的人有限,那兑现不也是个问题吗?如果像A股牛市尽头那样,那不就是妥妥的崩盘了吗?当然因为我真的对这一领域完全不了解,都是疑问,更别说有自己的想法了,就果断退出了。
最后回归我比较熟悉的大A,之前的就算是交学费了,知错了之后停止就是进步了。吃一堑长一智,别什么都往里塞,该做减法的时候果断减,乖乖守住自己能看懂的比较心安,欲速则不达。所谓的焦虑不安,浮躁难耐,都是因为触碰到了雷区了,慢慢来吧,人生还长着呢。用心倾注到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地方,静待花开,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