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天道有缺,很无厘头地想起每个男朋友都可能要被问及的两难:先救女朋友还是先救自己母亲?左右都憾。
因为这个社会充满了对立和矛盾,充满了两难缺憾。忠信与孝悌可能产生对立,大义与亲情亦会两难。正所谓的忠孝不能两全,为大义还要灭亲情!
所以信亦可能言不能复,恭却还会遭受耻辱!
《论语》学而16篇,尤如《周易》之乾卦:从初九的"潜龙勿用",虽然面对上一轮回的礼崩乐坏(亢龙有悔),但是吾道不孤,已有朋自远方来了、学而又有可能时习之了,在礼崩乐坏中萌发了希望。
而后找到了重建社会秩序的根本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于是从少年到成年,从君子到圣人一步步走来,到了九五:礼之用,和为贵。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礼治得以推行。
谁也逃脱不了天道,孔老夫子终于无可避免地遇上了上九之"亢龙有悔"——天道之缺!
面对天道之缺,面对矛盾,面对两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很简单,牢牢把握义和礼。内在把握好义,外在遵守于礼。
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礼:礼制,不断形成完善的最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序的成文的或是俗成的行为规范。
只要心中有义,言语行事合礼。那么忠事信人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夭道之缺,避开矛盾和两难,能言可复,能远耻辱。
内义外礼的根本是什么?是孝悌,是孝悌所依仗的血脉亲情。父母兄弟是至亲血脉,但是全社会的所有人何尝不是血脉至亲?五百年前是一家,往前追溯几代,我们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炎黄子孙!
宗:“宗”的本义是指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宗庙,引申为指祖宗、宗主、宗族。
慎终,追远。也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理解这个追远。
内孝悌,外忠信。如果把全社会人都理解为自己的血脉至亲,忠信何偿不是孝悌?忠信就是孝悌,是孝悌的拓展,是大义上的孝悌!
天道有缺!如何?以亲为本,内义外礼,能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