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网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说,经过调研发现,有两个数字非常有意思:一是,能够拿到美国名校入学offer的申请学生中,超过95%,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第二,有超过60%的学生出国留学,是父母提出来并且主导推动的。
作者肖经栋说,从这两个数字背后,其实能看出国际教育的精髓,以及它同中国大学教育的区别。
他认为,西方名校教育的底层逻辑其实是:“通过复杂的申请机制,迫使学生在就读大学之前就考虑我是谁,我的兴趣点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证明我会成功。” 因为美国名校大多都是私立的,它要求毕业生未来整体上是成功的,因此才具有回报母校的能力。这会对学校的招生和募资都带来好处。所以,这些学校就要挑选出那些有独特思维、超强执行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学生。然后,通过大学教育,让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一些中国国际学校高中负责人跟作者提到,此前他们还曾想过,要从美国名校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出发,倒推出来该如何培养学生,但很快发现这是本末倒置,真正应该做的是充分发掘出孩子的个性,然后让他们去申请合适的美国大学。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前面提到的两个数字,也是因为,家境优渥、且父母本身受过良好教育,会让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美国本土,美国名校生源总体而言也都是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为主。
相比之下,中国的高考制度,虽然有诸多缺陷,面对着应试教育的批评,但是,却更加公平,也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更多机会。
总之,西方名校招生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这让中产家庭的孩子更具竞争力,这也体现在出国留学生的家庭背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