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收官了,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如同一个宇宙,这个波澜壮阔的生命中有什么、遇见什么?经历什么?很多的生命故事,对生命的审视,对生命的觉知,每个灵魂都是为了体验,才穿上人间肉身戏服扮演各种角色,因此,一出出黑与白的对抗戏、一幕幕曲折的波折情节、一场场爱恨情仇的「人间戏」便粉墨豋场,苏菲亚‧布朗亦指出:「只有最勇敢、最杰出的灵魂,才有勇气设计出这么严苛的挑战,其实,这取决于如何运用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并不会与生命蓝图抵触。
【昆明—火烧云】
一开场T带来的几幅火烧云的图片从MZT的作品,到ZXL的作品,中间几幅不知名的作品,到最后一幅T挂在书房里的作品,让我们很深去体会演化与生命的意义以及宇宙的格式,宇宙能量激发你个人的启示,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无意识的贯通能量格式,能量团与能量中心,阿尼玛的原型力量,
在水星荣格单元,Zj带着我们去接近原型,接近我们心中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阿尼玛”原型在荣格的理论中,原型是集体无意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型就是本能自身的潜意识意象,换句话说,它们是本能行为的模型。世界上“存在着数不清的原型,它是组织性、指导性的统一本能,能为人格确定方向,赋予生活以意义”。
荣格提出“阿尼玛”是“一种原始模型形式,它的涵义是指这一事实:一个男人身上会具有少量的女性特征或女性基因。它在男人身上既不会呈现也不会消失,但始终存在于男人身上,并起着女性化的作用。”即阿尼玛原型定义为“在男性无意识中起着一种基本的或原始意象作用的女性特征的表现”。
荣格在他的著作《永生》中说: “虽然阿尼玛、阿尼玛斯的效应能被意识到,但它们自身却是超越意识的,是知觉和意志不可企及的要素。因此,它们远离自身内容的整合而保持着自发性,并在心灵中得以不断发生。”
由此可见,原型想要在现实中有所体现,它必须使自身潜在意识与现实意识中的情境统一起来,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我们才能看到原型的心理能量效应———原型意象的显现。原型仅是一种潜意识,它是空洞的,只有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它才会受到激发而浮出水面,以意识寻求或付诸行动的形式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那么在自我身份的认知到自我的追寻和自我的完成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因素刺激了潜藏于我们身上的原型意象,使其“阿尼玛”原型复活过来?
在最后T的那副作品种用心的去体会这一句:“当我心力耗竭的时候,阿尼玛鼓舞着我不要轻易放弃生命。”阿尼玛是集体无意识,不是个人无意识,生命受到了鼓舞与启示,阿尼玛有一种能量,不灭,在耗竭的时候也会鼓舞你生机勃勃,阿尼玛在你生命中,要不你被阿尼玛俘获,要不你与它平起平坐去转换他,使人有极强的生命力,极强的生命能量,只有不断演化,你的生命才有意义,如果不演化,你的生命就会停滞。
听完T的分享在几幅作品中我的体验与思考:
1、什么能量团?一个人的能量团将给你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
2、集体无意识与原型怎样影响着你的生命?
3、对生命的挫折与阻抑的一种生物性的反应模式
(谁可以挫败你的生命?谁可以阻抑你的生命?你如何观照自己的内心?你如何看到生命节奏?又如何把握这种节奏?保持自尊、自重、自爱与自我肯定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以能量模型的存在,它们是关于你自己是谁的意象?这些意像是什么?
它们在你心中抱持一些实相的画面
比如:一些负面的情绪、一些古老的结构模式等,它们决定这一生你究竟能走到多远?人的一生是一段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旅程,借由演化我们内在的意象,带领我们有机缘走向远方。
一滴水溅起一片涟漪:
假设以我为圆心站在中央,观察:我对周围人的意象?或是周围人对我的意象?还有我对自己的意象?
常常越是久远的关系,越难以从过去中得到重生,因为我们不愿改变每个人过去在心中留下来的画面,我们常常会在别人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行为之后,还念念不忘过去那些不成熟、不负责任的意象, 在我们的父母之间,也许你已经意识到,父母无法随着你的成长而改变对你的一些看法,在他们心中你永远是长不大的,似乎你永远无法摆脱他们对你过去曾发生过的事,而留在心中的那些印象,有时候,你以你最近新发现的力量、觉得自己长大了、也更成熟了的姿态来面对他们,却发现自己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又落入过去的洞穴中,无法自拔,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不仅仅是在关系中,在处理事件的时候也是一套固定的刺激与回应模式,无法跳出来,被单一的模式锁定了。
我问自己:『这一生我所能做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日记中持续的梳理现实性的检验、对接与矫正,在生命演化的历程中不断的修复与转化前行。
【接着进入电影—绝命海拔】绝命海拔——一部追求生命意义的登山之旅,人在挑战极限的时候唤醒了集体无意识,你那种旺盛的,蓬勃的全神贯注自我拯救。
@生命是多么平淡无奇,生命的匮乏和自由的意志形成的自我追寻
@身体的苦修(必须苦修,身体的苦修 极限恢复了你的自由意志)与自由意志的萌发
@你很想很深的去体会你自己
身体的苦修与精神的隔绝共同建构一个超乎想象又在想象中的一个主体的重构
@生命在中自由意志需要一个生命的丰碑“冲顶”“冲顶”“冲顶”
@远走与回来(你是要去追寻的,你终究要远走的,你的情怀)(你终将会回来的,你对生命的一种接纳)期间的经历完成怎样的对生命的审视,对生命的觉知,直至在生命的中途出局的命运之轮
在T身上总是感受到一种强悍以及强大的意志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与尼采的权力意志】节选
生命意志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表象是意志的客体化。因此,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一种无法遏制的盲目的冲动和无限的欲求,而意志欲求的本质是生命,即生存和繁衍。
生命意志和痛苦是一致的,它是痛苦之源,同时它愈强烈,则痛苦愈深。
生命意志是痛苦的本原
叔本华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 生命意志是痛苦的本原,由生命意志产生的欲求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欲求的产生是因为不足和匮乏,因为对现状的不满足,并且这种不满足只无止境的,每一次欲求的满足、结束都必然一个新的欲求的起点,导致欲求的循环不止,欲求的无限,使痛苦也无穷无尽,即使欲求的现实带来了满足,它也是暂时的,纵然欲求得到了完全的满足,它所带来的又是孤寂、空虚和死寂,它也同样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
同时,意志现象愈完善,痛苦也愈显著。好比植物没有痛感,低等动物痛感微弱一样。因此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痛苦的程度也越深,天才更加痛苦。“于是任何人生彻底都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的”。因此,人生就像一个摆钟,在欲求之间、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地来回摆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是痛苦的,悲观的。但在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弥漫的,又都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对欲求的不断渴望和追逐。当人们抱着这种理想和目的,去努力实现以后,他们发现得到的是更大的痛苦。它体现了一种更为强烈的生命意志。同时欲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因此生命意志所带来的痛苦也必然随之不断加深。
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生命不是别的,它就是人生本身,就是人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血肉存在的人的现实生存。活着,就是生命现实的涌流状态,是生命的原义和权利,它表征了生命的现实性,生命只要具有其合法性,它就必定是“活着”的。
作为“活着”的生命在本质上就是权力意志,尼采说: “什么叫生命?这就必须给生命的要领下一个新的、确切的定义了。
我给它开列的公式如下:生命就是权力意志。”
尼采提出权力意志的两个主要根据是:第一,对生命性质的估计:生命的总体方面究竟是匮乏还是丰富?权力意志是以自然界中生命的丰富为前提的。
第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保存,还是在于力量的增强和扩展?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强者不求自我保存,而求强力,为强力而不惜将生命孤注一掷,恰恰体现了生命意义之所在。
尼采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权力意志,这是一种高级的生命意志,它不只是单纯地求生存,而是渴望统治、渴望权力。人生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表现自己、创造自己、扩张自己,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发挥自己的权力。
正是这种权力意志派生并决定了人生命过程中所有的一切,从各种肉体活动到精神活动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权力意志在世界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就是它的永恒轮转,它永远生生不息,自我创造,自我破坏。他说:“你们知道世界在我看来是什么吗?我可以在我的镜子里把它指给你们看。世界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无可匹敌,无始无终,恒久不变。如果它变化,那只是形态的万千不同,而非本质的改变。它就像一个奔腾泛滥的海洋,岁月的洪流永远在其中轮回,从最简单到最复杂,从最低级到最高级,从最平静到最狂野。它在不停的变化中肯定自己,知道自己是必将恢复自我的东西,是一种永不满足、不知疲倦的迁化。”
在这种过程中,尼采始终强调个人的力量,社会不过是一群人的集体,而每个人的权力意志都体现在社会中,利己主义是毫无疑问的。生命的原则就是使用暴力,掠夺、征服和践踏异己者、弱者。把他们当作自己成长、获得优越地位的工具。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对人的剥削、压迫就不是什么不道德的行为,而是合乎人的本质, 体现权力意志的行为。强者的权力意志表现为统治弱者,使弱者成为自己的工具、奴仆, 它使历史具有生气,并向前发展;弱者的权力意志表现为对强者的憎恨、妒忌,要求消灭差别,而这将导致否定生活。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同样是一场能量等级的较量,一股杀戮的血腥味弥漫开来,在社会中随处都透露着这样的权利意志。
那些具有天生的强有力的权力意志者,就是超人。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他关于人类历史的一种极其独特的理论。尼采的自我超越性学说集中体现在他的“超人”这一隐喻中。作为一个隐喻,“超人”将酒神精神、强力意志的内容包溶于一身,表征着尼采的善恶彼岸道德的价值理想追求。
“超人”不是英雄崇拜而是个人和人类的自我超越。
在尼采看来,“超人”不是理想的典型,而是上升的生命类型。因为生命的本质是强力意志,而强力意志是有等级之分的,由此生命也就有旺盛和衰弱之别,而“超人”就是要个体生命成为那生命强力旺盛的人。
他认为,社会历史总要毁灭,总要堕落、退化,为了摆脱这种退化和毁灭的命运,为了摆脱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只有等待超人出现。当超人出现的时候,人类才有远景。具体分析来说,超人是上等人中的优秀者,是权力意志、天才达到了顶峰的人,他们之于普通人,就像人类之于猿猴。普通人身上还带着进化过程中遗留的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超人却是完美的,他好像大海,掀起巨浪吞没一切浊世的芜秽,他颠覆一切原有的价值,重新确立尺度,他是自然和社会的立法者,本身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他是道德和真理的准绳,本身不受任何伦理的限制。
尼采正是从他对生命的性质和意义的认识推出权力意志,又反过来用权力意志来界定生命本身,并用生命的强力来说明价值的。在尼采看来,正是作为权力意志的生命,是新的价值表的基础,是价值估定者。
尼采鼓吹超人理论,其实是为了给具有种种缺陷的现实的人提出一种完美的人的理想,但其负面效应却成了极端主义者的工具。
亲密关系: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你可以把你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你生命的一部分给予对方,并不意味着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把他内心有生命里的东西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
通过你的给,你丰富了他人,同时你提高自己生命给的同时,你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你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你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你的给同是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到这新的力量。
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在亲密关系中最难能可贵相互支撑的,他是你的支柱,能成为你的支柱,不离不弃支撑,这样的爱情令人向往,这样的亲密关系令人愿意成长与值得等待。
【绘画:游戏、交集、交流】
用曲线来表达自己内心,然后将图交给左边的同学请他在画里添加内容,就出现以下的五组图(没有原图)
T与DF
Cj与CY
ZJ与ZJF
FXL与ZL
LX与PLD
绘画游戏在课堂上分享了五组,在这里最后要说Ap在课堂上听完绝命海拔印象最深的点,100米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就是100米的距离却如隔世纪之遥远,在绘画游戏中是内心的一个呈现,也体会到每个人的生命阶段与进程,拿着BZ的画我盯了好久,真的不知道从哪入手?最后抛开意识,抛开思考,甩进直觉中,不强行侵入,也不问你在其中表达了什么?就加入了太阳,大雁,帆船与森林,在帆船与森林中发生了一个故事…
课堂知识
恨意与怨恨(温妮克特是研究的很深的)
@对生命的挫折与阻抑的一种生物性的反应模式(第一个维度)
(思考:谁可以挫败你的生命?谁可以阻抑你的生命?)恨意的客体:最早期是你父母
@一种生命能量的结构形式(这个恨意是一种生命的能量的结构形式,是有等级的,看你这个能量是否有转化的可能性,因为早期的挫败和阻抑恰恰折射出来了这个人的内力,通过内力去看这个能量级别)就是:自由意志———是这个能量等级的最高级别,你不回避,你不断的面对自己的不堪,你是否有极高的自由意志、你可以去登山,你去突破,你会去历练在你生命中出现的客体,你也不会跟他抱团死,你不会困死在一庄事和一个人身上,在这个层面上,你会辨识出来,你做出这个决定与决策绝不脱离带水。
@自由意志与结构的等级
@和解与自由意志
【游戏与疗愈】
@游戏的质量等同于创造性生活(生活形式上很单调,但是你的生命质量是很高的)游戏无处不在,去体验那种心与心之间默认的感觉
@游戏是构成了纵贯生命始终的自我体验的核心基础
@享受游戏的快乐是成长中的孩子健康的标志
@语言仅仅只是游戏与交流的补充和延伸
@如果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自由第表达原初攻击性,而无需担心受到报复,那么这种游戏的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
@控制焦虑是游戏的又一种重要的功能
@通过游戏来控制焦虑的功能
温妮科特对游戏进行的理论总结
1、思考儿童游戏时的特征:全神贯注——游戏内容不是最重要的,游戏中的儿童栖居于不轻易离开的,也不轻易允许惊扰的领域,涉及退行,成瘾,思维型与情感发育水平的探讨。
2、使用客体的原始性以及使用的分化程度(他在使用你也在激活你的功能)
3、在游戏中,儿童选定的外在现象带有梦的意义和情感
4、从过渡现象到游戏,从前游戏到分享的游戏,以及这里到文化体验有一个直接的发展
5、游戏意味着信任,属于母婴之间潜在的空间,其中包含婴儿处于绝对的状态,以及婴儿认为理所当然的母亲的适应功能
6、游戏包括身体,身体对客体的操纵,身体兴奋的特定表现
7、性感区的身体兴奋经常威胁游戏(就是早期快感,那个享乐行为,原始的快感会阻碍游戏的体验,自律性,自控性是评判原始的等级)因而威胁儿童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感,本能对游戏就像对于自我一样,是主要的威胁
8、某种程度上的焦虑不可忍受,这将破坏游戏
9、游戏中令人愉快因素暗指本能的唤起没有过渡,游戏能达到它自己的饱和点,包含体验的能力。
10、游戏的本质上令人激动,不稳定的,这一特征不是原子本能的唤起,而是源自儿童主观的(接近幻想)和可客观观察的(真实、可分享的现实)心理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接入电影“绝命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