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做《得到》的专栏笔记,主题是:避免“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这个概念,初听真的觉得不陌生,甚至觉得这种认知偏差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深究时才会发现,看到听到不意味着能做到。
月初参加了一场培训,地点在苏州。同行的伙伴认识但未曾深交。在酒店办理好入住之后,她就迫不及待想出去逛逛。苏州于我是第二故乡,童年的回忆里都是这个水乡城市。自然而然地,我就把自己当做东道主,想把这个城市的美好都向她展示。时间仓促,且细雨霏霏,只得就近选择观前街。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从地方服饰说到当地美食,由旅游景点代出人文典故。最后回到酒店,她瘫倒在床,抛出结论:我觉得苏州一点儿都不好玩儿。
不是“不好玩儿”,是“一点儿都不好玩儿”。
我想,除了当时愣了一秒钟,脸上应该是没有表现出什么的,然而内心却是五味陈杂。尴尬、疑惑、不解、黯然,各种情绪此起彼伏。
尴尬的是,我是把自己当做半个苏州人的,对于儿时的这段经历,我是心生骄傲的。而她的回答多少让我有些难堪,我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
不解的是,由于天公不作美,观前街我们只参观了一小半,特色小吃尚未品尝到,至于景点、文化、历史更是仅从我口中听闻,何以得出这个结论?
疑惑的是,一个成年人的评价,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主观和客观,如何权衡取舍?什么会影响一个人的评价呢?
黯然则是,从那一刻起,我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眼前这个人不值得深交。往后培训期间的朝夕相对,也未必能有多少值得回味的谈话。
在笔记本上写下主题时,这件事就从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窃喜自己能看到同行伙伴的问题,心下得意比她要聪明一些,或者至少理性一些。
然而今天,当自己回过头来看时,事件里的自己何尝没有陷入“以偏概全”的陷阱?
我们也仅仅只相处了那么短的时间,因为一件事就给一个人贴上标签,“先入为主”难道就不是“以偏概全”了吗?如果没有这件事,我又是否会对她另眼相看?
再回想曾经那些不喜欢的人,被私下议论的人,真真细思极恐。
如此说来,在人生路上能避免“以偏概全”还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前面的车一直未起步,也许是新手司机熄火了;
菜贩克扣斤两,对门的邻居却总会主动打招呼;
同事难以相处,可能只是沟通方式不合适;
和父母发生争执,或者可以试着想想上次妈妈做的饭菜,爸爸对你的叮嘱?
……
其实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只要愿意,我们都能够从更多角度去解答。是的,只要我们愿意。而对于绝大部分偏执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只是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思考。
我们要尽可能的穿透事件本身,去寻找其本质。如果不能做到,或暂时做不到,至少也不该妄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