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线上训练营的秋叶大叔的时间管理训练营,经过28天的训练,让我的内心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经历过本次28天的读书训练营,让我再次产生了这种感觉,收获颇丰。
1、读书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标。
以前,总是习惯性的把我要在今年阅读20本书作为个人的年度目标,认为阅读的本书就是我所追求的。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心理安慰,我期望通过这些去安慰自己有多努力,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同时,我还可以向别人讲述我们读了多少本书,以满足内心的虚荣。但是,最终的结果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以读书为最终目标的读书,并不能给我们的成长带来太多的帮助,甚至和不读书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们在读书前,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读书?为了学习某种管理方法,还是为了了解某位历史人物,再或许是纯粹是为了放松自己?比如本次训练营,针对学习力、阅读力、习惯力、表达力、关系力、财富力等选择了相应的书籍,让我们在带着这些明确的目标去读书时,内心的方向会更加明确,对读书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
2、真正的好书需要反复的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印象最深的是,前几天有一位朋友发了一个朋友圈,她也是樊登读书的书友,朋友圈的内容是一张图片,上面写着《跨越式成长》这本书已经学习了5次,这打破了我以前对读书的认知。以前,总认为,书读完一遍就完了,没有看第二遍的必要,所以有很多书读了以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基本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其实,本次训练营中的《心流》、《亲密关系》、《贫穷的本质》等书第一遍读起来对我来说是很吃力的,以《心流》为例,感觉书中一个一个的小标题完全是在机械性的堆砌,我根本抓不到书的主题,也不知道这一个一个的小标题和心流到底有什么关系,所以,虽然也都完成了作业,但也只是根据书中的某一个点或某一段话出发去写的。当我第二遍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明显的感觉比第一遍轻松了一些,对书中内容的整体条线稍微清晰了一点,对有些语句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的了一点。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到,写书的人大都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大咖,我们不能要求自己通过一遍的读书,就能全部领会作者的思想,我们需要反复的读,细细的品,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好事多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以前,也读过书,但每次都是兴致满满的买了一堆书回来,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很多书可能都还没翻开过。
参加这次训练营的初心也是想让自己学习到正确的读书方法,并坚持下去。过程中,也有几次想过放弃,放弃行动力爆棚、甚至放弃完成作业,但看到班级中小伙伴们的坚持与互相鼓励,最终自己也在一次一次的纠结中坚持到了最后。所以,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个人的成长的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不妨试着去找到一个团队并融入进去,在一群人中走得更远。
读书训练营要结束了,但我相信这对大家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是我们将在训练营中学到的内容进行实践的新起点,是我们突破个人成长瓶颈期的新的起点。祝愿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