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我总是会先读其前言,来了解这本书的大意或者写作背景等。在陈老师的《从现在出发——大学生的七项修炼》的序中,写出了一个大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但是,却不知该从何做起。陈老师在序中写道:这些怀着梦想、兴奋和激昂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面对的竟然是无助、困惑、迷茫甚至是颓废。当他们内心煎熬感受到孤独的时候,当他们获得好的成绩却无法融入现实的时候,当他们背负着家庭的负债时,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奔波于不同的招聘会场时,学生们萌生了读书根本无用的念头……这些残酷的现实,的的确确是一部分学生的真实的写照。包括我自己,已经步入大二的我,依旧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自己的未来又如何?迷茫着过着每一天。所幸,我读了陈老师的这本书,让我至少稍微明晰了我的方向。以下便是我对于这本书的感受。
顾名思义,本书主讲七项修炼。本书的第一节,讲述了“成功的四个基本认知”,然后才是七项修炼。“每个失败者都知道成功的方法,可是只有成功者去做。”为什么?因为成功者有有梦想并为之执行到底,那些所谓的失败者,不过是半路上坚持不下去的庸人罢了。而梦想两字,恰恰就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
成功的四个基本认知:你会取得惊人的成就、人人都能成功、行动是成功的因素、你有无限的心理能量。这四个认知表明了,只要你敢想,敢做,能吃苦、能坚持,就一定能达到你所想的成功,一切,皆取决于你自己本身。
关于七项修炼,则是分为怀有梦想、探索未知、正确心态、时间价值、快乐沟通、激励自己以及立即行动。一个有梦想的人,才会时时刻刻为自己充电,让自己永远保持活力。时代在不停地变化,日新月异,总会出现新的事物,新的知识,我们不能对未知的新事物设立内心屏障,而是要主动地去接受它,学习它。在学习前进的过程中,正确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但乐观的心态并不是佛系心态,无所谓的心态本身就是错误的。遇到挫折,要及时调整心态,重装起航。
或许,有的大学生会说,我还年轻,先玩几年再说。大错特错,大学生是还年轻,但年轻恰恰是你的资本,甚至是唯一的资本。拿着这资本,却投资在了吃喝玩乐上,除了那短期的欢愉,还能得到什么。年轻,也可以说是时间,时间无价,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换来的是长期的不可预估的收益。大学的时间里,可以提高自身能力的事不胜枚举。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时时注意;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可以多参加一些辩论赛这样的表达比赛;增强处理问题能力,可以尝试着自己策划一场活动……用时间做这些事情,不会更好吗?但是,有想法却没有行动只会成为一事无成的空想家。我们要激励自己,每天起床第一句,说句加油,你可以的。然后,对今天所要做的事,立即行动,绝不拖延。万不可有“明天时间更多,明天来做吧”的想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迈出那一步,又如何知道拐角处的风景。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在那一段时光里,是付出了许多努力,忍受住了孤寂,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是连自己都能感动的日子。其实人啊,最大的对手,便是自己。许多失败者,大多都败给了自己的懒惰。也不要说这个人满足了成功者的所有品质,经历了成功者们经历过的苦难,但这个人最后依旧没有成功。但是,这个人的奋斗过程,不言结果,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了。那些羡慕有父辈祖辈余荫,很容易成功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人,他们并没有看到这些二代们背后的心血。人看到的只是他台前华丽的舞蹈,却忽视了他屛后的十年饮冰。成功都是不易的,没有捷径可走。一个无能的人,给他再多的资源也是浪费。所以说,当代大学生们,我们只管管好自己,闭关修炼,红尘历练,便会达到你想要的成功。
在本书的最后,陈老师写了一位盎格鲁主教的遗言:
当我年幼时,充满无限的幻想,我梦想着要改变世界。
当我长大一点,我发现世界不会改变,我决定放短我的目光,去改变我的国家。
但是,国际好像也不可以改变。
到了暮年,我决定做最后的尝试,我只要改变我的家人,那些与我最亲近的人。
然而,他们也不曾改变。
现在,我的生命快要结束,我突然醒悟到,如果首先我改变了我自己,然后通过以身作则,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而受到他们的鼓励,我可以使得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一些,说不定,我还改变了整个世界。
从这位主教的遗言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切都要从自身做起,从我做起,就算是改变世界这样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去做,只要自自己做起,就可能会实现。
陈老师也是一位大学老师,她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浓缩成为这七项修炼,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意义。在这之前,我也是一位迷茫的也可以说只是混日子的大二学生,但在这之后,不能说我以脱离迷茫状态,但起码,我已经有了较为清晰地方向。我相信,我会在慢慢的修炼的过程中,寻到我的未来。有人说,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有两个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是现在。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希望每一位大学学子,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未来蓝图。所以,开始修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