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日历,才发现原来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除了要给师弟师妹加油打气之外,我还十分矫情地翻出高三时期那些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写给自己的信:
当我看完当年这些给予我无线力量的一字一句,不禁之间竟泪流满面。是的,正如老师所言,高三这一年是最最充实而美好的一年。可是,不管多么向往和怀念,我俨然不愿再经历一次。
那些趴在课桌上解题解到疲惫绝望的时光,那些看完排名后默默流泪到重燃希望的时光,那些听个歌睡个觉都要掐点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的时光,于我们而言是那么刻骨,那么美丽,那么残忍,又是那么苦涩。是的,我不否认我还是有些念想,我想念那个时候偷偷多给我肉的饭堂阿姨,那个时候笑嘻嘻送我豆浆的小卖部老板,还有那个时候说尽千言万语也不放我出校浪的保安大叔,当然,还有那些一起在排名榜上跳动的同学,以及那些时不时批评我们不够刻苦,又每天驱赶我们课间离开教室放松的老师……时光荏苒,那些泛黄的人和物,依然在这个季节,美丽得让人手足无措。
对于我个人而言,最煎熬的其实不是等待高考成绩的种种忐忑不安,而是在高考结束,回家睡了一个不分黑夜白昼的觉以后,起床把在《志愿填报指南》中梦想已久的大学画上一个大大的、重重的叉,我想,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我心痛,更让我难以割舍。
然后,在知道成绩的那一刻,不出意料的我很难过,所以,我在各种比较中寻找安慰,一遍遍地刷着学校的成绩汇总,我找到了一些,那些一向比我努力,还有一向比我牛逼的同学,考得,比我还不堪入目,我贱贱地得到一丝平衡,同时,我也用这个平衡说服着我的爸妈,还有那些对我有所期待,有所期望的人。那个时候的我每天都很开心,假装自己很向往大学的生活,假装自己没有失望过,没有心碎过。
还记得填报志愿的那天晚上,老妈忙前忙后地帮我分析哪所学校的资源、环境等等更适合我,而老爸则是一脸认真地问我愿不愿意复读,我还没有开口,眼眶里的泪水早已先口一步让老爸无所适从,我的破涕而笑不止是因为老爸突然的拥抱,不止因为老爸那句“当我刚刚放了个屁”,还有的是,原来,我是如此的坚定和决绝,尽管不知道何去何从,而我,已决定不再重头来过。
不重头再来的结果就是,我对大学倾注了很多的不满和嫌弃,那些告诉自己要试着接受事实的话通通抛在脑后,我来到了不心动的学校,读着不喜欢的专业,那个时候,颓废得比猪还心安理得,理所当然,我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我,我觉得这所学校配不上我,它高攀了我。于是,我开始得过且过,上课刷微博,听歌,看视频,开小差……要多懒散有多懒散,我不愿努力,因为我觉得在这里,我足够优秀。(现在看这句话,莫名地想抽自己两巴掌,太不要脸了。。。)
让我真正重新出发的是听说那些成绩比我差的人混得比我好?!听说,她们都在拿奖学金?!那种不服和嫉妒让我瞬间又热血沸腾,我就是不甘心,我会比她们差。而让我触目惊心的其实是来自大学的第一次期末排名,自以为聪明的自己被入学成绩和自己一般的李同学狂甩几条街,在整个系里的班级排名,我竟成为拖后腿的那个。原来,我也不过如此,在这样平庸的大学里,我其实更平庸。
然后,我开始认真听课,努力学习,那些『六十分万岁』这样的想法在一点点瓦解,『混个文凭』这样的想法不够酷,也不够帅。我不愿如此,不愿仅仅如此。
我才开始明白,其实,哪里都可以是起点,哪里都可以重新奔跑,起点不同,沿途风景不同,随行的人不同,然而,那些幻想过的明媚未来,未免没有机会到达。那个自负到毫无缘由的自己,找个机会,和她聊聊,实在不行,支持暴力解决。
大学,你会发现有很多有着牛逼过去的同学渐渐变得平庸而渺小,有很多有着辉煌过去的同学继续着灿烂而强大,有一些有着暗淡过去的同学不改的平平淡淡,还有一些有着暗淡过去的同学开始发光发热。大概,更多人都以为自己很牛逼,不愿承认,也不愿努力,然而,时间会告诉你,其实,你也不过如此,一般平庸,一般渺小。在哪里,比你厉害的大有人在,你不过是万千“自负”中的一个,唯有努力,你才能不断靠近那些牛逼的人生。
高考之前,甚至是成绩未出来以前,你可以尽情地不甘,但成绩一旦出来,倘若你无力重头再来,那么有再多的不甘,你都必须服气,但不要认命。
大学,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这四年的时间在哪里停留过其实宏观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而这四年的沉淀却确确实实可以让你的被扭转的人生重新走上正轨。抱怨,远没有继续努力更让你灿烂夺目。
最后,祝每个高考生的大学都能如你所想,如你所愿。
(自知太不要脸,我要去自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