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文学并不是拿来做教科书的,也不是拿来做考试范本的,而是使人觉得活着有意义,让人感觉活着是幸福的。——《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其实不完全赞同这句话。我们首先接触到文学,肯定是通过课堂上教的知识,从而知道什么是意境,什么是美学,如何去欣赏这种美,逐渐地培养出自己的一套审美标准。
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样的文学是好的,才能去浩瀚的文学库里找到那些美妙的篇章。
当然,拿文学来做考试范本就不赞同了。很多喜欢的篇章一旦跟考试挂钩,下意识地就有了抵触心理,喜欢也就变得不喜欢了。读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课文后面的背诵全文了。
毕业后反而读了很多也许不是最好但非常喜欢的诗,比如那句“将子无死,尚能复来”;比如“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比如“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我不知道这些能不能归入最好的文学里,但是读到的时候便被折服。
最好的文学,一定是能唤醒你内心的某种情感的,让你在读的时候能与作者或者诗里的人产生共鸣,觉得诗词里写的那个人就是你;或者是你在读着的时候能怀念起一些美好的回忆,和一些哪怕让你觉得痛苦也甘愿去回想的记忆;也或者,你仅仅是喜欢字里行间所表达的那种意境和旷达,那种胸怀和愿望。
最好的文学,是最接地气的,它直白易懂,像歌词一样可以适合吟唱,有着优美的旋律;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春种秋收,夏雨冬雪;也是关心内心某种需求的,比如爱情,工作,仕途。
从先秦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近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能被传诵,甚至连不识几个字的人都能吟诵几句的,大多都是最关心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是亲民的。不是说那些家国大义的诗词不好,而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只关心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