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家儿子去他舅舅工厂里当了几天暑假工。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也干不了多少事,只要是冲着表姐表妹表弟都放假
了,几个孩子扎堆玩罢了。
不过,我和老公去接儿子的时候,儿子确实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他舅舅为了表示对孩子们工作的肯定,请他们吃一顿大餐,而且每人发一
个红包。
席间车间主任说:“这小伙子干活有始有终的,只要交代给他的工作,他都
能给你干得的有模有样的。”
办公室里的小姐姐开玩笑说:“这个小伙子可以提前转正了,我们办公室全
体成员已经通过了。”
他舅妈也证明说:“那天我去车间转了,看见孩子背上全是汗,也不舍得歇
一下,这孩子能吃苦,而且情商很高,吃饭时知道给一圈人拿筷子,发餐
巾纸。”
他舅舅也是不住地说:“墨墨,我越来越喜欢你了,舅舅都舍不得你走了。”
孩子哪见过这阵势啊,简直是“枪林弹雨”般的表扬啊。
拿眼偷偷瞅孩子,人家还挺受用呢,没有丝毫的不自在,好像在说:“你们
说得对,我照单全收。”
02
回想他们说的话,我也觉得是我孩子的风格,我承认我的孩子有那么多优
点,但这些话我从来没有对孩子说过。是因为我见惯了吗?
生活中我们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
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挖空心思地夸,没有优点,创造优点也要夸,夸
的结果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喜欢你。
你们的关系好了,你说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愿意听,就算你让他学习,他
也干,因为你们关系好。
反观对自己的孩子,这也不满意,那也有提升的空间。眼睛总是盯着哪里
做的不够好;做得好的就自动忽略,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总想让孩子更好,作为老母亲,总是不满足。
这样下来,孩子做得好的得不到鼓励;天天揪着做的不好不放,孩子每天
充满挫败感,小脑袋耷拉着,自信心从哪里来?
惩罚和批评并不能让孩子做得更好,相反,只会破坏亲子关系。
03
经过这一次儿子的暑假工经历,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孩子
当成别人家的孩子养呢?
有点进步,鼓励一下;看见优点,及时表扬。
孩子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更能感受到妈妈的爱,亲子更关系和谐。
经常被肯定的孩子,总是自信心十足,头总能高高地扬起。
遇见问题,不怯不惧,总有办法解决。
其实,解决问题只需要转换一个念头,就能天地宽。
所以,以后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别再拿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试试
想“我是孩子的后妈,要和孩子相处好关系。”
亲子关系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石。
哈哈,啥时候有了给亲儿子当后妈的心态,啥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点个在看,为了亲子关系更和谐,我们一起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