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做错了什么”?这是邓飞被救下来,嘴巴里一直呢喃的话。
邓飞,高三七班尖子生,这次模拟考的第一名。单亲家庭长大,从小努力学习品学兼优。
汪夏,邓飞的同班同学。家境优越,成绩好,但妒忌心强,有几个忠实的拥护者。高中三年大考小考多次被邓飞超越。
本来公平公正的考试,在汪夏小团体面前,邓飞的优秀就是不识抬举。
饭堂里,她们踢翻邓飞的餐盘,薅着头发将邓飞的脑袋转向四周,满是恶意的让同学看看第一名长什么样,就像牲畜一样展示给围观的人看。接着又是“啪啪”几个响亮的耳光,然后扬长而去。
留下头顶残羹剩饭的邓飞,眼镜片碎了,衣服上还有清晰的脚印。这不是邓飞第一次遭受侮辱。
下午体育课,邓飞爬上顶楼的阳台。幸好被发现及时,救了下来。
他愤怒喊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只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们为什么要那样对我,我做错了什么?
邓飞错了吗?没错,他相信努力改变命运。社会规则错了吗?似乎也没错,它只是在规训不懂规则的人。
这就是现实最残酷的地方:在错误的环境中锋芒毕露。你的每一分才华,每一次努力,都会变成子弹射向自己。你不是在发光,而是在自焚。
优秀没有罪,但在不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要懂得隐藏锋芒。
北宋晏殊在《解厄学》里说:厄者,人之本也;锋者,厄之厉也;厄欲减,才莫显。
意思是:困境,是人生常有的事;而锋芒太露,会加剧这种困境;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这才是低调、审慎的处世智慧。
1 在看中关系的环境中,锋芒是一种灾难
小林大学毕业,在一家家族企业实习。他脑子灵活,专业能力强,想尽快转正,获得老板的赏识。
在周会上,绕过自己的直系主管,把企划案直接汇报给老板。
想象中的赞赏没有,等来的是老板淡淡的一句:“想法不错”。更糟糕的是,从此主管对他很冷淡,同事也孤立他。
小林很委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直到一位好心的前辈告诉他:
在这里,老板最看重忠心和稳定。
你的表现,在主管看来是想取代他,不尊重他;
在老板看来,你是不安定的因素。你破坏了这里的和气,这就是原罪。
小林才明白,在不看重价值的环境中展现实力,就像山猪品不了细糠,不仅不会被珍视,还会被践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环境的价值排序,决定你的能力价值。
如果你的锋芒与环境相悖,你就是异类,遭遇排斥和阻力是正常现象。这不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是生存法则。
千万不要在渔船上炫耀你的爬树本领,你不仅会一无所获,还会掉进水里。
2 过早明牌,只会让游戏提前结束
想起卧薪尝胆的故事。如果越王勾践在国破家亡那一刻,对着夫差高喊“你给我等着,总有一天我会灭了你”。
他会得到什么?会得到三刀六眼,立即处决的命运。
幸好越王选择藏起了全部的锋芒,甚至放下尊严,去尝夫差病中的粪便。他将复仇的火焰死死的摁在心里,只为换取一个活下去、回到故国的机会。
正是这种极致的藏锋,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逆风翻盘。
藏锋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战略性的潜藏。可年轻的我们都不懂,以至于常常碰壁,撞得头破血流。
同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大学时有个辩论天才阿珂,他博览群书、思维敏捷、口才了得。
第一次参加辩论,就把学姐、学长驳得哑口无言。
每次训练,他都是最厉害的一个。
正式选拔校队成员,教练却没有选他。
教练说:他把所有本事都用在了训练上,对手已摸清了他的套路,而他自己还没有学会新的本事。
阿珂就像一束烟花,排练时放完了所有的绚烂,真正登台时只剩下一地碎屑。
藏锋是为了在关键时候亮剑。就像生孩子时,医生都让产妇积蓄力量,等待真正生孩子时再用力。
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就像草原上最可怕的不是一直咆哮的狮子,而是那些安静潜伏、等待最佳时机的猎手。
3 真正的强大,是懂得收放自如
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诗词大会》等节目爆火时,选择留学深造。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她这一举动。
她说:我知道该停一停,再这样下去,是在消耗而不是成长。
在美国,她不是聚光灯下的主持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自己买菜做饭、坐公交车上学,用大量的时间独处和阅读。
留学的这段时间,提升了专业素养,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重新回到舞台后,《朗读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滋养了无数的人。
有时候,后退不是放弃,而是为了跳得更远。这不是世故,而是对自我价值的最大尊重和保护。
智者不争一时长短,英雄不逞一时之勇。他们像冰山,真正的实力隐藏在水下,默默积累。该藏的时候藏,该露的时候一鸣惊人。
请记得:弓弦拉的太满会断,箭一直绷在弦上会废。人生如弓,要懂得松紧有度。
写在最后
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发光发热、展现自己”。却没有人教我们:比展现更重要的是,学会判断何时展现;比发光更智慧的是,懂得在何处发光。
藏锋不是劝你磨平棱角、熄灭眼中的光,而是换一种方式保护它。
点亮推荐,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