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简友说到了一些他关于写作的顾虑:
他说,现在写作不能无所顾忌的表达了。人人都力求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以传播正能量。他也如此,把自己的负能量藏起来,留着自己慢慢消化,但这些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及时消化掉,容易伤身。不只是负面情绪,连自己的碎碎念也要纠结要不要写。他不能把所有的心里话写出来,是怕熟悉的文友读到笑话。那些不能说的话只能收藏在私人的日记中,一旦公开就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影响。他感到,写作不能完全放开,尽情表现自己,是一件很难受的事。
刚好,这两天我也有过一些负面情绪的经历,还挺有感触的,想要说说这个事。
首先,情绪无论好坏,都值得写。
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这是人之常情,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此时此刻的情绪,无论好坏优劣都值得记录。人是会改变的,随着时间和经历,对世事改变了见解,是很自然的事。我们甚至为昨天说出去的话,都会后悔。那过去写下的情绪写下的思想,又何尝不会呢?当过了一段时间,再回过头翻看自己曾发出去的状态,总有想要删掉的,这事儿你是不是也干过?
所以,不必为当下的负面情绪感到羞愧。我们是会成长的。而你记录下了你成长过程中最真实的所思所想,这就是日后,你见证成长的依据,这就是你成长的足迹。
不只是对待自己,我们在看别人的状态和文章的时候,也要以这样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此时此刻他或许很颓很丧,但过不久他可能就奋发向上。现在她可能幼稚矫情,但以后她也可以知性洒脱。
所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好坏优劣,这很值得。写作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为了迎合别人。什么是正念?当你的心力完全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这就是正念。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必心系所谓的流量,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该来的美好自然在路上。
其次,写下来,有助于走出负面情绪。
《被讨厌的勇气》中,最击中我心灵的一句话,就是: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经历,我们都能通过自己的诠释,赋予它独特的意义。我们都能从中收获成长。而写下来的过程,就是我们在给它赋予意义的过程。昨天写的那篇日更文《当你把写作的事,告诉你的朋友以后……》,其实在写作之前,我还挺不开心的,看书看了三分钟,脑子就不断地冒出来负面杂念,于是我索性停下来书写我的情绪。但是,在写的过程中,梳理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态度和思想竟变得积极又坚定了,写完后很愉悦很满足。
当被负面情绪所困,把它写下来,是个很好的走出困境的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自愈,及时消化,得到成长。
最后,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回忆。
如果某件事,是你想到就情绪无比懊悔或痛苦的,那就别去为难自己。如果去想这件事,让你如此难过。那就立刻停止,去做能让自己高兴的事。
我看了那位简友的文章后,写下了这样的留言:
因为刚刚经历了一件,想起来就不愉快的经历,所以我才写下了这样的留言。我当然不会写下这段经历,因为我不想记得。我有时候对自己记性不好这件事,还有点满意,那是因为,我总会把不愉快的经历给淡忘。我不想记得不愉快的经历,我想起来我就懊悔难过,我就想瞬间失忆。所以,我不会写,我选择忘记。当然,内心强大的人,能从痛苦的经历中学会成长,可我没那么强大。若每一种经历都是一本书,有些书读起来就是痛苦,那我不要读,我要把这本书扔掉。
人们往往认为,消除情绪痛苦的最好办法是把心里的郁闷说出来。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9.11 事件后”,研究人员招募了2000多名参与者。告诉他们,如果愿意,可以把自己对此事的想法和感受发布到研究网站上。该项目进行跟踪了两年,结果发现,两年后,那些选择不在网上分享自己想法的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概率较低。而当时在网站上写得越多的人,两年后的心理状态越差。
当然,一切都因人而异,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谈谈,就找个人倾诉或写下来与人分享。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就不要为难自己。总之,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总之,我不怕去公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情绪思想是好是坏。我就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好坏与否都是在见证自己的成长。我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我在意的是自己的理想,我不要去在意别人的眼光。我知道什么对我是好的,什么对我是不好的。
负面的情绪,要不要写,我会看情况,看心情。有的会写,有的不会写。但,写不写是我自己的选择,并不会受别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