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孩子,上初二,住校。星期五下午,爸爸去学校接孩子回家,妈妈心疼孩子,提前买了好多菜,做了一桌子好吃的。
爸爸带着孩子回来了,刚一到家,孩子抱着篮球就要走,说:“我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去打篮球,就不吃了啊!”妈妈一听急了,“你如果不吃饭,就不能出去!”孩子央求着,说:“妈,我们早都约好了要一起打球,你别说了啊……”三说两不说,孩子便恼火了,说:“我不去了,行了吧!”说着就“啪”的一声,关上门,躲进自己屋里去了。这时,妈妈就在外边拍门,可是怎么拍,孩子就是不出来,妈妈就坐在那哭,伤心地哭……三口之家弄得不亦乐乎,丰盛的一桌饭菜就在那里放着。
此时呢,爸爸给我打电话,显得很无奈。我边听边想,多么有爱的一家人啊!我说:“你让嫂子接电话,我跟他说两句。”我说:“嫂子,你就不会哭,等会听我的,我让你使劲地哭。” 我问:“现在,如果你们领导给你打电话,说有非常重要的事,让你马上过去,你该怎么办?”她说:“我肯定得马上过去呀!”我说:“如果我说你不能去,必须得把饭吃完,才能去呢?!”“咦,那不行,我们领导亲自给我打的电话,我必须得马上过去。”“那也不行,必须得吃完才能去。”……电话那头若有所思。
我接着说:“嫂子,领导是你的天!兄弟们的约定,就是你儿子的天!这两个天虽然不一样,但性质却是一样的。”
“嫂子,你哭的方向有问题。你应该哭着说,孩子,你看你都不会安排事儿。你约好了跟同学一起去打球,妈妈支持你啊,你的球衣、篮球不都是妈妈给你买的吗?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们打个球,这是多正常的事呀,可你提前跟妈妈说呀!妈妈可以给你们准备水杯、准备水果、准备点心,你们有吃、有喝、有玩,多好呀!你看,你提前都不会跟妈妈打个招呼吗?妈妈累死累活的,精心地给你准备了这么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我辛辛苦苦地做这么多东西,我容易吗?而你却说走就走了,你太不心疼你妈了……”
“这时,你哭……使劲哭……大声哭……”“你要往哪哭呢?你应该往孩子咋不心疼你这方面使劲地去哭,哭得他心碎……”
于是,孩子妈妈继续哭,边哭边说。哭一会儿,孩子打开屋门自己出来了,说:“妈,我错了,下次我一定会提前跟你说。”一家人开始享用了一次丰盛的晚餐。
事后,我想,这个妈妈的两次哭,有什么不同呢?第一阶段的哭,纯属情绪发泄、指责,是不成熟、幼稚的表现,第二阶段的哭才是在解决问题。 做家长的,要让孩子学会站在你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让孩子理解你、心疼你。孩子了解你的良苦用心后,自然而然就会心疼你了!
培养一个心疼父母的孩子,比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要重要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