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豫南小城光山,是个山清水秀、风景秀美的地方。光山属于信阳,信阳这些年被多次评为全国宜居城市,家乡人民更是以此为豪,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信阳因为地处河南、湖北交接,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收到两省的交叉影响,因此形成了信阳豫风楚韵的独特风格。
家乡有条河,地图上注名小潢河,光山县城流域内称为官渡河。因为河流流经城南,老乡们则亲切地叫它南大河。南城未开发之前,这里是一片野河滩,森林密布,杂草丛生,早年间,县城的人多来此地郊游,亲近大自然,感受野趣。夏日晚间,一些烧烤摊,夜市摊在林中摆放,加上一些卡拉OK设备,吸引城内人来此消夏、避暑、玩乐。这样的生意没有持续多久,这些项目也逐渐销声匿迹。
近年来,县里提出拥河发展的思路,对河道两岸进行建设,修护坡、建花带、架新桥,沿河两岸分别修建滨河南路、滨河北路,城市与河流的形象顿时得到美化和提升,城区百姓都能受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前一段时间回家,河流两岸的项目仍在建设,现在的建设口号是“实现拥河发展,建设百里画廊”,本届政府和接下来的领导班子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了。我们也相信在这个美好的思路引领下,通过老乡人民的不懈努力,百里画廊一定能够如期绘就,并且越画越美。
除了对南大河两岸进行美化建设,县里对老城区的内河也进行了综合治理,先期铺设排污管道,让污水不再直接排入河流,然后对河流两岸的排污口进行封堵疏导,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记得我家后面有条内河,叫千家堰,邻居们都叫他大堰。小时候,这条河是很宽的,最宽处能有20到30米,河水亦很清澈干净,夏日傍晚,年轻小伙子们跳进河内游泳洗澡戏水,好不欢乐。妇女们在河两边淘米洗菜,洗衣灌溉,家长里短的相互攀谈,一派欢乐祥和的生活气息。
河流的生态着实很好,两岸水草茂密,白鹭涉水嬉戏,野鸭浮上浮下,还能看到水蛇在岸边浅水中妖娆游过。河边有一株梧桐树,树根和底下躯干都没在水里,叔一直茁壮成长,虽不及参天大树,却也亭亭如盖,如一株大伞伫立岸边。那时一直好奇,这株梧桐到底是野生的还是有人种植的。很多年后再回家乡,树却已经不再,甚为遗憾。
小河上的一座小桥,每日上下学都会路过,夏日傍晚邻里端着饭碗,在桥头桥尾纳凉乘风,谈天说地。冬日下雪,天还没亮时从这个桥上走过时,颇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还有一个冬日夜晚,一场大雪落过,天地白色苍茫。很快又雪过天晴,天上一轮圆月,银光泄地,夜晚的河流如同一条黑丝带游走在一片白布上,月光洒落出,金辉四溢,那景象啊让人难忘。我还拿家里的傻瓜相机想照下这景象,但那时相机不行,技术也不佳,照片未能拍摄成功,但是底板已经深深的印刻在脑子里了。
后来的日子里,河流的污染逐渐增多,倾倒垃圾,乱排乱放,私搭乱建,生态的破坏让这条河流仿佛长疮流脓,清澈的喝水已成遥远的记忆,微风吹着水面泛着金光的那些瞬间只能回味,那个时候我是为这环保事情着急痛心的,记得初三时,学校让写自己的志向是什么,我那时写的时致力于人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虽然有些过于的“远大”,但不得不说是这每天路过的小河刺激的。
2019年9月17日,大大来信阳光山考察,看了油茶园,看了东岳村的文化广场,对老乡们说“路子找对了,就要大胆去做”。全县人民备受鼓舞,与有荣焉。以至于这条大堰河重新整治清理时,老乡们都自豪地说:“知道大堰整治是谁让整治的吗?大大要求的”,的确的,国家确实要求要加强淮河的污染源治理。我们整治千家堰,也是保护淮河的一部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环保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也被提到相当重要的高度。环保部由以前的弱势部门变为实权部门,很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有环保的一票否决制。现如今,,国家又加强节能减排,绿色减碳工作,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我们致力于环保事业的决心更加坚定。
一条小河折射出的城市变迁,也彰显出国家的形势变化。顺应大势的往往最后都能抓住机会,即使你不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养成低碳节能的习惯也是生活的追求和志趣。
愿千家堰早日清理修缮成功,愿家乡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