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古话的意思是失败中蕴含着成功的因素,失败后仍有希望走向成功。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会通向成功。因为在现实中,成功并不是失败的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总结与超越。
那么如何更理性地犯错,从失败中学习,最后取得成功呢?今天这本书将会为你揭秘。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的作者是马修萨伊德,他是英国乒乓球名将,曾经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正是这个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对医疗行业和航天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把从这两个高安全系数行业得到的启示,全部总结出来,呈现在《黑匣子思维》这本书里。
什么叫做“黑匣子思维”?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37岁的伊莱恩,因为鼻窦疾病要去做手术,这场手术只是一个常规手术,并没有什么危险。然而在打麻醉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伊莱恩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经历了13天的昏迷后撒手人寰。
医生对伊莱恩家人的解释是麻醉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事实上这完全是一起由于医生错误诊断而造成的医疗事故。
据统计,在英国的医疗行业,这种因为误诊而导致的死亡是10%。如此高的事故死亡率除了疾病的复杂性外,更重的在于整个医疗行业对于错误的态度。
也就是说问题不全在于失败的结果,也在于对待失败的态度。因为面对失败的进取态度,是一切行业取得成功的基石。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个例子。
52岁的机长马尔伯恩驾驶着173号航班从纽约肯尼迪飞往波特兰市,他是一个有着25年飞行经验的老机长。飞机还有一个5000小时飞行时间的副驾驶和有11年飞行经验的工程师。
一切都看起来完美,然而却在准备降落的时候传出了巨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机长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飞机就这样坠亡了。
这两起事故有着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是她们对待错误的态度。
面对医疗事故,医生总是一脸痛苦的告知家属说“我们已经尽力了”,然后这件事故就过去了。
可是航空行业却不同,因为从失败中学习的理念已经牢牢扎根于整个系统之中了。
所有的飞机都必须有两个黑匣子,一个负责记录发往机上电子系统的所有指令,另一个是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仪。这两个黑匣子可以帮助调查员了解事故发生之前飞行员在想什么。
正是因为航空业这种不掩盖失败,也不回避失败的做法,使得航空业的事故率远远低于医疗行业。
这种黑匣子思维不仅仅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信念,更是对待失败的反应、态度和调查。
事实上,不仅仅是航空行业,我们经济生活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这种“黑匣子思维”,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也要有这种思维。
因为没有对失败的承认反思和行动,失败是当不了成功他妈的。
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把失败转化为成功呢?
一 、承认失败,正确看待失败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错误的陷阱,想要犯错很简单,可是能够承认错误,并且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那就很难了。
“成王败寇”,我们常常觉得失败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它意味着我们能力不足,承认失败让我们觉得很没面子。
事实上正是这种心理导致了我们掩盖错误,不敢正视错误。
其实我们可以换种想法,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不成功而已,并不是什么丢人的大事。如果能这样想,你就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
二、反思失败的原因
从心理上接受失败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回头看一下整件事情的过程,想一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才导致现在的结果。
就像飞机里的黑匣子一下,我们可以把整个事件写下来,然后反思是能力不足,还是时间不够,或者其他的原因。
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坚持学习和反思才是获得成功的条件。
面对失败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找到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好准备。
三、采取行动
前两个环节都是停留在思想上,思想唯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根据反思的结果重新制定方针,以前的错误不要犯,以后的过程中该如何做,然后在下一次的实践中不断总结。
唯有这样,失败才有可能在下一次的行动中带来成功。
与失败化敌为友其实是一门学问,希望你也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