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每读一个章节,我都想合起书来,静静地思考一下。
文风简洁明快,善于打比方,比如“服装裁剪式的教学”“交响乐团式的教学”,让人很容易理解。没有想象中的生涩,却不缺乏理论的深度。
之所以会发出我们离真正的教育还有多远,是因为从佐藤学的文章里,字里行间,我都看到了很多人从不关注的,或者是我们看到想到却有意避而不谈的“小事”。
比如说,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了教师不提出课题,而一定要学生提出课题”(P11)。我想到了很多老师让学生质疑,是为质疑而质疑,还是真质疑?质的是学生心中的疑,还是教师需要的疑?
比如,“在笼罩着'主体性'神话的教学中,尽管学生不断的应答,'是的!是的!'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P13)我们的课堂上,热热闹闹的现象少吗?学生是不是触摸到了新的知识,是不是因新知的获得,或者能力的检验而喜悦,产生持续投入的激情?有人用“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表白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状态,殊不知浅显的问题让学生看似小手高举积极发言,实则思维能力没有提升;看起来小组讨论小脸通红,实则无谓争论与理解文本、深度学习无关……
比如,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里谈到了一位好老师--与学生的气息息息相通。“蒲公英的学习”中的原田老师,在我们身边同样是稀缺资源。只因为一个男孩带了一棵蒲公英,全班孩子陷入了蒲公英的研究性学习中,甚至家长也都无意识参与了进来。当孩子拥有了好奇心,学会了关心,探究的意识随之就有了。这就是与“学生的气息”息息相通。
我国教育面临的实际情况是人口众多,所以几乎很少有20人以内的班额(农村除外),大多数班额在50左右。那么这个班额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老师无法实现“个性化”指导,无法做到“给予每个人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易被发现亦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和培养。如佐藤学所说,老师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学生,而是一个整体,施教的过程只能是分批--大多数学情一样的,归为一类。因为不能面向个体,所以学生在群体中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里的群体观念都不够强。
前几天,老同事夫妇从美国回来专门跟我交流中美教育之差异(仅从家长的身份观察得知)。美国孩子的创造性、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的钻研精神,与国家倡导、教师指导、家长引导分不开,与人才培养体制分不开,幼儿园到小学就是玩,玩出创意,玩出发明,玩出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大学是用来为人生做铺垫而学习的,学不好不能毕业。这时候的学习就是责任意识,是对未来的考量。我们的孩子过早被拔高要求,挖掘潜力,到了该自主、该创新时,没有了好奇心、灵感和想象力,多么可悲。
教育是为学生的未来服务,如果课堂不改变,我们教的学生在二十年后,如何面对充满竞争力的世界?教育的革命,静悄悄,却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