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给初一学生每个班级都分配了一块实验田。听说要种地,同学们都怀揣着好奇与期待,整整齐齐排着队来到实验田边,开启了刨地、敷地膜、栽西瓜秧苗的实践之旅。我知道这节课一定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很重要的一课。
简单了解过流程后,我们便领到了各自的农具,一把锄头,几把小铲子。刨地环节开始时,孩子们不知道怎么使用锄头,也不知道怎么使劲,挖的渠有深有浅,线条歪歪扭扭。于是我这个非专业种田人士给孩子做了个示范,这时候我庆幸小时的我也在田间挥过锄头,不然的话场面可能会有点尴尬。这么说来孩子们的每一种经历都难能可贵,或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派上用场。孩子们掌握了挖地窍门后都争先恐后来挖地,锄头、铲子、树枝齐上阵,有的同学心急都开始上手挖了,场面让人感动。连一向内向的刘芳菲、李晗煜也和老师申请想试一试。李淳达同学开始还有点忸忸怩怩,我开玩笑的说:“淳达,咱不做公子哥,弯下腰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劳动的快乐”,孩子不一会儿就和大家干的热火朝天。孩子们的衣服脏了、鞋也脏了,有的腰酸背痛、有的汗流浃背 。不一会儿,在大家的努力下,土地变得松软起来,一垄一垄的,像是大地书写的诗篇。尽管歪歪扭扭,孩子的脸上写满了快乐与自豪。
刨好地后,紧接着是敷地膜。一大卷银色的地膜摆在面前,像一条等待我们征服的巨龙。两人负责展开地膜,其他同学负责用土将地膜边缘压实,还时不时在调整着方向,虽不言语,却配合这么默契。看着他们齐心协力将地膜铺好,我欣慰地发现,劳动正悄然培养着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栽西瓜秧苗时,孩子们变得格外专注与温柔。每一株秧苗都像珍贵的宝贝,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其栽入土中,一位同学扶苗另一位同学压土,生怕弄伤了脆弱的幼苗。从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期待,也许这正是劳动赋予他们的珍贵的品质。
在这片土地上,孩子们不仅种下了西瓜秧苗,更收获了坚持、合作与对生命的敬畏。作为班主任,我深刻体会到,劳动教育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们通往成长与蜕变的大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孩子们能带着从劳动中汲取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