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休一体化房间
中国需要一个促进自然分娩的社会环境和理念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
公立医院只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做不到个性化,产妇单间、单独配医护团队、分娩一对一守护等经常无法提供,
西尔斯在《亲密育儿百科》中和我们分享了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接下来的几天中,让我们分别看看这些来自于儿科医生的经验总结。
1.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接生人员。
在这里西尔斯提到了“助产士”这样一个名词。“助产士”是指能够独立接生和护理产妇的护士,说的通俗易懂一些,就是“接生婆”。西尔斯将助产士的角色定位为产妇的守护神和合作伙伴。
守护神的职责在于,助产士需要利用其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随时观察和应对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例如听胎心、测血压、随时观察产妇产程进展、应对各种突发急症等等。在助产士的工作职责里,有一条是“注意产程变化并报告医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助产士的感知能力和苏盘能力,以及和产妇的了解和联结程度,直接关乎着母婴双方的安危。
合作伙伴的定位,需要助产士借助本身温柔体贴的行事风格帮助产妇舒缓紧张而焦虑的心情,并协助产妇完成基本的生活护理,对于不能自由行动的产妇,助产士甚至需要照顾产妇的生活起居和排便。
在接生过程中,涌出的羊水、胎粪以及血渍等等也属于家常便饭。
然而,反观我国公立医院,孕妇的生产现状在繁忙时面临着一个助产士要同时关注5-10个孕妇,而每位孕妇一般又需要两名助产士的陪同(一个负责台上接生,另一个负责台下产后后续工作的处理和跟踪),其实做到对于每位孕妇都进行人性化的关怀,就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努力。
据2017年《北京青年报》称,助产士与生育妇女的国际标准比例为6∶100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0.03∶1000,即我国每十万人口仅3名助产士,助产士缺口极大,甚至比儿科医生都短缺。在2017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建议,我国要建立独立的助产士高等医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助产士教育的质量,实现母婴工作的供给侧改革。我国86.4%的助产士最高学历为大专及以下,原来是以中专为主,现在是大专,近些年来才出现本科助产士专业毕业从业人员。另外,这个专业一直放在护理系下。王松灵说,助产士专业性强,不是简单接生,要具备妇科、产科、儿科、护理四项知识,放在护理系下不能有效提升这个专业的专业性。因而,建立助产士高等教育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对于专业的助产士来讲,在进入产房之前,必须要先考取产科执业证,首次考证需要考核理论和操作。这一证书和产科医生执行同样的考核标准,并需要每三年复考一次。此外,助产士还需要考取护士执业证和资格证等等。
参考资料:http://www.infzm.com/content/128941;https://www.henan100.com/health/2017/6957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