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顾教练带领的情商健身房主题是“冲突”,我给自己设的目标是:对待自己更加温柔,对待他人更加理解。
冲突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它是看见自我的成长契机,发生冲突其实是两个人在努力靠近。
冲突的发生有时是很突然的,甚至可能两个人是因为别人的事情而发生冲突,吵累的时候发现争的莫名其妙。
游戏:从辩论到对话
在游戏中体验冲突时,两位伙伴辩论,一位伙伴观察。我的伙伴一上来就说“我应该是属于吵不起来的人”。听到他这样表达我很欣喜,因为日常生活中我大部分时候也是这样的人,不过要完成游戏,所以当然要走流程,要辩论“我的东西比你好”,最终两个人要达成一致。
他说的电脑,我说的雪花片。(我的心理第一反应也是电脑,觉得太普通了,改成了雪花片。)
经过几个回合辩论,当我听到他表达出“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时刻和地点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当下,我们需要电脑来开展活动,增加联结和沟通”时,我被说服了。我们达成了一致:在当下,电脑比雪花片更好。
我非常开心,因为我们不但体验了辩论,还达成了一致。谁知道,还有新一轮体验,目标仍是达成一致!这一次要互相提问,问对方你的东西哪里好。我先问搭档电脑哪里好,他说了很多原因。我等了几秒,想让他问我雪花片哪里好。看他丝毫没有要问我的意思,我主动表达雪花片哪里好。等搭档再次拿到话语权,他又聊出新话题。之后我们一直在聊更多的话题。我也觉得,反正达成一致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聊点新的内容也很好。
看到教练姐姐来我们这串组时,我突然浮现一丝尴尬:因为我们在聊别的话题。果然,教练姐姐问我们是否达成一致。我们自以为的达成一致,其实搭档和我的表述仍是不一样的。
分享启发
教练姐姐问了好几个问题:
1.这个游戏需要体验争论的状态。被说服后丢下了雪花片而不自知,是注重和谐吗?(我很注重和谐,但不认为丢下了雪花片。)
2.为什么会达成一致?(我大言不惭地夸我和搭档两个人都很和谐、友善、为对方考虑、有共同正向的理念、三观……)
3.达成一致是有条件的,是吗?(“当下”)
(开始没太理解这个问题,后来觉得是的,我心里一直没有丢下雪花片,是“当下”,电脑比雪花片更好。如果没有“当下”的前提,我是不认“电脑比雪花片更好”的。)
4.如果要谈判,会带小辣椒还是她的伙伴?
(这个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是我肯定会带上“小辣椒”啊!)
5.注重和谐会努力创造对他人的理解状态,创造出其他共同话题。如果对方就是不理解你呢?
(这个问题让我不由自主联想到暑假的冲突,促使我理解了为什么对方看不见我之前所做的努力。
我自认为前面对对方有足够的理解、包容,合作还行,但是后面有继续引发冲突的言行出现。当我的情绪被点爆后,我也释放出恶意的信号,此时对方更看不见我之前理解、包容的所作所为,由此引发对方做出更加伤人的言行。)
经过我伙伴的分享,原来他使用了谈判技巧,通过岔开话题的方式弱化冲突。教练姐姐又问了他一个很犀利的问题:你的岔开话题的方式,对你和小辣椒之间的信任是增多还是减少?
伙伴觉得是增多,毕竟我们达成一致,聊的非常和谐。但我觉得不是的,我等着他询问雪花片哪里好,他都没问,我觉得是对我的关注不够。不过我是主动型的人,他不问,不影响我表达;他不问,我也会主动告诉他。
观众生
通过参与者和观察者不同角色的分享,发现不同组的练习情况都不相同。有像我和伙伴迅速达成一致的;有经过两个回合辩论达成一致的;还有两个回合之后仍然没有达成一致的。这些都反映了我们日常在和人交往时,是如何选择和处理冲突的。如果在冲突中一直属于避让、委曲求全的方式,当感受升级时,把当时的情景、情绪放大10倍,早晚会爆的。
有参与者留言:生活中,我啥都不说,也被说成不可理喻。因为对方想听到你的回应,想知道你的真实想法。有时候大吵一架,也会比沉默不语要有联结感。沉默让对方无计可施。没有回应是绝境!
拆解反应环
反应环包含6部分:引发点,(1/4秒)解读,反应,(6秒钟)升级,状态,(无确定时间)铺垫。大家一起探讨这其中可以干预的部分,我们能够有哪些有意识地调整。比如改变已有的限制性信念,对事情的解读更加全面,改变原有的解读模式。比如调整我们自己的状态,保持阳光向上。比如白天做很多良好的铺垫,吃美食,听音乐,做运动,看美景等,保持轻松愉快。
最重要的是,怎么从“概念”到“行动”,如何改变已有的限制性信念,多读书,多跟高人交流。
游戏:绽放的善意
想到身边认可的一个人,说说他的3个优点。
这个太简单了,我可以张口就来,小辣椒有一个发现他人优点的眼睛。比如说,教练姐姐有条理,善于启发引导,注重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