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1920年生人,按身份证上记载,今年整整98岁。按她自己的说法,她在44岁时丈夫因公殉职后,丈夫单位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得到一笔补偿金,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原籍乡下;二是单位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她选择了后者。55年前,44岁对一个女性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年龄了,因此,参加工作时,她有意把自己的年龄报小了一岁,以前户籍管理不大规范,报大报小年龄也常见,这么看来,她今年应该是99岁了,按民间的说法,也可以称得上百岁老人了。
目前她独自一人生活,眼不花、耳不聋、思维不乱,一切生活起居、洗衣、做饭全部自理,还能背出大女儿家8位数的固话号码,时不时通个话,厉害了吧。只是不再出门购物了,反应稍微慢一点点,定下神来之后,仍然是一副举闲若定的神情,依然是要掌控一切的态势,半点糊涂的迹象都看不出。
从身体、思维以及自理的能力来看,感觉已经是人间极品了。能活到这么大的岁数,而且身体还没什么毛病,不知是多少老年人羡慕渴望的榜样啊!
按理说让一个百岁老人独自一人生活,有些说不过去。今年过年,说好的婆婆跟我们一起搬家到异地生活,但经过曲折斗争,再三权衡利弊,加之婆婆本人十分清醒坚定的立场,她坚决不愿意离开已经熟悉的环境,一开始我们打算的骗都要把她骗去、绑都要把她绑走的计划落空了,最终她一人独自生活的状态就成了定局。
于是家里安装了远程监控设备,随时掌握老人的动态。也正是透过监控,看到了老人平时的生活状态,如果换作年轻一点的人,那真叫一个无聊乏味没意思,她不看电视,不识字,自然也没东西看,从不整理家务、收拾房间,每天主要的动作就是开关冰箱,吃点家人送来的东西,躺一躺。也许人们会说,老人的生活不就是孤单寂寞加无聊么。
诚然,老人有她自己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原则,例如节俭、视一切物品如生命等等,如果她觉得这种生活状态最起码没太大问题,生活倒也朴实无华、自得其乐。但她一见面就是口口声声的唉声叹气,加上“我很苦”的话语不绝于耳,只要在一起不是吵闹就是不高兴,说实话,没人愿意和她面对。
如果我们到了那个年纪,也过着这样的生活,想一想都会让人感到万分绝望及异常灰暗。
假如自己的身体争气的话,也能活到百岁,掐指一算,还有45年呐,如果按照7年就是一辈子的说法,还可以有6辈子的光景呢。这真是一个值得千思万想的问题,可是,怎样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一、以满心的欢喜,对待眼前的一切
无论生长到什么年纪,以无所谓的欢喜心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好坏,不分高低,不去比较,不去依赖,不去抱怨,这样就不会有得失心,就不会有不快乐的事,跟钱多钱少没太大关系。身体健康又长寿的前提下还能保持一颗滿足的心,这点很难吗?
难,有时还真难,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的快乐由外界而来,自己心情的好坏由他人决定,那么,心的满足当然非常难,因为心不由己啊!整天盯着别人的脸色来决定自己的心情,当别人不开心的时候或者控制不了别人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好才怪呢。
经历风雨又能笑对人生,面对生活的林林总总,即使是苦难、不公、怀才不遇、命运多舛,仍能热爱生活的人,年龄越大、智慧越多。但更多的老人,天地就那么大,身边就认识几个家人,日常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在他们的世界里就会被无限放大兼放不下。
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对什么都是不满意加不满足,对曰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横桃鼻子竖挑眼。唉!认知使然、习惯使然、天性使然。现在的生活,不要说和旧社会比,就是和改革开放前相比,也是天上人间 了,好伤疤忘了痛,也许是大多数人的一个生活模式。你认为天底下你最苦,还想让别人也按你的生活模式去生活,稍有生活要求且自强自立的人,恐怕都无法接受,这点无关乎孝道。
一颗欢喜的心,不识字没文化一样可以养成。
二、以真诚的善意,待人
无论长到什么年纪,不装模作样、不耍心计、不以恶意揣摩他人,心中不装事,哪还会有事?有道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果处处都显示自己更高明,更有料,更高人一筹,当别人不服气、不服管的时候,心气高的人怎么会舒坦呢。有人说,小孩子才讲对错好坏,随着年岁的增长,看惯了风起云落,尝尽了人间冷暖,经历了世事变迁,还要一分高下、一比长短,情绪什么时候才能得以平静安好呢。
年长的人不是可以没个性,但任性到容不下别人的时候,别人又怎能容你。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如若有一颗不斤斤计较的胸怀,友好大方待人,以心换心,谁还会去计较一个快走完一生的人。
恐惧心也是不信任带来的结果,如若对生活在一起快一甲子的亲人都怀有戒心,想想这孤独感该有多深吧。如若你关闭了面对别人的真心实意,你却感伤别人对你不足够好,这世界本来就是公平的。
一个真诚的心,没文化也可以有。
三、有价值兼有用的人,更受欢迎
社会不会因为你老了,人家就自然而然地尊重尊敬你,虽然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倡导的美德,但你若能不倚老卖老,不顾影自怜,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永不停步的挖掘你的价值,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让你的价值永远处于上升的阶段,你还会怕没事做,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社会很现实,人也很实际,你没有价值,拿什么和别人去交换价值?你没有快乐,拿什么和别人交换快乐?
社会在进步,人老了难道就该必然要退步吗?就像社会上流传的一句笑话,碰到蛮横不讲理兼恶意的老人,人们就会说:不是现在的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们没办法改变它的自然发展,但可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自然的变化,接受它、应对它。如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探寻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你还有多少时间去感叹近黄昏的落日。
今非昔比,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急速快行,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是千条万条。跳出小我、养成大我。如果没有意外,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无论是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还是学习一些技能、抑或是养成一些好习惯,只要你愿意,够热情,肯积累,生活的无限丰富可爱还是存在的。
哪怕你把自己收拾的得得体体,把家里整理的干干净净,把自己和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一天到晚都有干不完的活,你怎么会觉得生活没意思呢?
人老了,得到年轻人的照顾,当然是天经地意,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人有事没事的比较、评判、定义年轻人的孝顺与否。没有自觉自醒的觉悟,觉得自己的生活、快乐与否都是别人造成的,那就会在烦恼的漩涡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四、可以做的事
如若你加入007, 坚持写作,甚至立志看完罗胖推销的11册1500万字的《世界文明史》,就相当于重新为自己安排了干不完的工作,你一定会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你哪里还有时间长嘘短叹生活的无聊呢。
只可惜,很多的老人不识字,看不懂书,无法感受读书带来的充实与快乐,这个只能自己心领神会,自娱自乐,不识字没文化不是老人的错,也许是时代的局限。不识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识自己的一颗心。
如果你坚持锻炼身体,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两种运动项目;如果你愿意学书画、学唱歌、学跳舞;你肯定会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惊喜,你哪里还有时间和脑力沦陷在家长里短里面。
只可惜,很多的老人识字,但也不看书,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他们认为生活定型了,当然,有的被孩子的生活牵制着,心里不愿意,也要把忙帮,天下父母心。但无论如何老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并且力图使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切都在变,使人变得不认识自己,焦虑、茫然,不知所措,常常掉进莫名其妙凑热闹、心急火燎赶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三个大坑里而浑然不知。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切都在变,使人变的要去寻找自我,寻找生活的意义,寻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极有可能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