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闲暇,游至书馆,已阅学堂必读书目,曰《诗学》。琳琅书屋,幸得名家小书,名曰《林纾家书》。以阅读八卦,绯闻轶事之遐想,细细翻阅。
父母俱于京城,游子求学于天津。林先生夫妇对其爱子璐关怀备至,深切思念,谆谆教诲。书信末尾每每附上“每月比作家书三封,不可疏懒”“见字务即草数字寄我,切切!”“至嘱,至嘱”“切切作覆”“汝得书后,即作一信覆我,切切勿忘!”。未见儿书,林氏夫妇,心甚忧之,终日惶惶。“汝母仁慈极矣,半月吴昕,如此悬悬。”“自三月初九日接汝来禀一封,至今未得一信,汝母亲心至惦念,常常对余言,防汝又犯规等等”。既见儿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连得汝来禀二封,尔母亲甚悦,余亦掀髯而笑”“得尔三禀,余及尔母亲咸大喜。”苦在父母,望在儿孙。父母之心,爱子至于何等。其所期于其子,不过二事:一保卫身体,就其平安;一用心读书,期于成就。林老先生,性情中人,甚至可爱。与儿交流,基于日常,“冬日可爱,夏日可畏”,时时不忘,为人处世,品行举止,娓娓道来,不厌其烦。
“余身体尚健,足以养汝教汝也。”“时时念尔老父年已老迈,然尚有精力挣钱,为汝作学费。汝尤当百凡谨慎,卫生向学,则我必喜悦,多增年寿,此即汝之行孝也。”读至此,在外求学之人,何尝不为之怵目惊心、潸然泪下。昨日,吾翁有意寄生活费用,余多番推辞,婉言曰:汝所挣有限,存留不多,不多日,余将获薪酬。吾翁笑曰:吾若无存钱,何为他人之父耶?
天下之父母,无论战乱之民国与太平之今日,爱其子有何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