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6岁以前,生活大抵可以用:穷且益坚,岁月静好 来形容~
对于6岁以前的记忆,有点零碎,多数遗失;一部分是从我妈的帮助下努力找回的记忆,一部分是脑袋里刻骨铭心的感觉...
一、“我们”。
总的来说,我们父母那一代人还是有比较好的素养。较当代孩子的洒脱无所顾忌,父母辈继承了良好的传统素养,比如持家、节俭、克制等等...这些美好的品质对我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说不上它对现在的我有什么异常的助力,但是不得不说,它们是构成我人生品质中最厚重的基础和支撑。
从记事情以来,对于物质的分享和分配就有很深刻的概念,因为不是独生女。所以,时至今日,都特别感谢这份上天独特的恩赐。让我遇到事情时候,能够顺其自然的想到别人的感受,而不是只想到自己。虽然当遇到多数别人自私的情况时,也有费解的时候。但是总体对于这份上天赐予、父母抚育的朴素的教养特别满意。喜欢这份“我们”的感觉!
二、我们家的房子。
我们家房子很破,四间茅草房子,住了爷爷和姑姑一屋、叔叔一家三口还有我们一家4口。一共3户人家,2口锅...
小时候家里很穷。不但穷,家人也多老实、本分...
这种房子在小时候还好,在村里面虽说是落后的,但总体都是多家族成员一起生活的那个时代,只要不攀比,一切还算过得去。
三、我们的村子。
我们家在当地不是人数占优的家族。爷爷是从隔壁的隔壁的村子迁过来的。村里有个连姓大家族。还算讲究,总体没有太多霸凌。
我们的城市在省里面不是最好的,我们的乡镇在我们的城市里面也不是靠前的,我们的村子在我们的镇里也排名偏后...
这种一直不是最好的感觉,对我个人的成长其实影响蛮大的。总体来说多少有些自卑是与这个有关的。虽说性格养成中继承了妈妈的足够乐观,但是乐观背后对于永远得不到“最好”的这种失落感积淀久了,甚至成为习惯了。比如,往后长大的日子里,我很少主动会去争取什么,不是不想要,是怕争取不到,自己又失望+1吧。可悲的是,这种印在骨子里的习惯,直到30多岁静下心看看书中的道理,才真真切切明白这种性格的成因。心疼自己5秒钟...
四、我们家族。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族的根基是爷爷。纵使爸爸一直感恩戴德的是他的姥姥,但是我没有见过。爷爷是家里的独子,在父母的讲述中,他也是一个从小没有父亲,在担当和能力这方面被培养的不是很好的老人。爷爷一直与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直到15年安详离去。生命的一切宛若我们一直生活生长的地方,落后又自闭,但安静平和...
我对于爷爷的记忆多数是受父母辈的影响,觉得是爷爷的无能导致了家族的贫穷。虽没有记恨,但着实也缺少足够的敬重。与爷爷的感觉和感情的反思,是直到15年,我生了孩子一个多月的那个时间永远的失去了他才开始的。但是现在想想,爷爷着实也没有做错什么,他的眼界、能力和一切的一切也是他的命运没有足够赋予他必要的资源导致的。他老实、本分、只会使笨力气。他听命于命运的安排。在与儿子生活在一起时也听命于当家人的指使。对子女后代缺乏深远的规划和关爱,当然这样不能怪他,毕竟能力的养成这件事上,他自己也是一个可悲人。
爷爷有3个儿子、2个女儿。穷苦人的孩子,生下来继承的依然也是贫苦农二代的烙印。穷、苦、累大概是父辈们生下来就无法抹去的印记。好在,他的五个孩子在没有得到父辈足够关照的成长过程中,多数还是有足够向往好生活的信念,舍得吃苦是他们的特质,苦熬数十载,至今算是过上了与其他平辈人差不多质量的生活。但是,这个过程也着实足够心酸。
算起来,我们这代就是农三代。大伯家的哥哥算是比较有出息,聪明的才干,白手起家,儿女双全,生意兴隆。爸爸是老二,我们姐妹也还算幸福。叔叔家的姐姐和弟弟在城里买了房子。苦命的大姑年少丧偶,改嫁过,波折过。如今一双儿子,成家一人,成年在即一人,算是苦尽甘来。小小年纪丧母的小姑姑算是这个家族里撑起整个家族灵魂的人,也是对我成长熏陶过程给予足够养分的人。
姑姑对侄子们的爱大多是无私的,那种无私不亚于望子成龙,虽说不是倾尽所有,但饱含分量。在那个全力以赴、没日没夜、绞尽脑汁、想法设法出卖一切合法的力气去努力挣钱的岁月里。习惯于被周围的人忽视,习惯于周遭人的不重视,只有姑姑的关照像是黑夜里的明灯。让小小年纪的我们,在感受父母之爱外,还能有幸得到如此富含营养关心和关注,着实是成长的一大助攻。铭记永生!
四、我的邻居。
小队,是村的一个分支,又叫村民组。我们生活的周遭有一片一片的板栗树。小的时候这就是家家户户营生的作物。因为有山,我们村子分布较为分散。与其说村子,其实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样的密集分布。我们家住在山边,离密集居住区只有我们三户人家。小时候我以为这是正常的。直到出来了,才发现只有我们家的村子是这么粗放的。
这种地广人稀,造就了我们天生不争的性格。直到现在,我对于两百平的房子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我从小生活的地方都是以亩来计算的。后来我们家盖了新房子。用现在的计算方式,大概有五百平了。这种在别人看来的优越感,也是当我老公第一次去我家,拍下我家的大院子给他家里人看并炫耀的时候,我才发现的。
人呀,有时候就是这样。与生自带很多美好的不自知...
对邻居的印象,大多也还是这三户人家加上与我们半大半小的同龄孩子们。其他,统称村民。
五、我们一家
我家的构成很简单,加上爷爷一家五口。爷爷去了,剩下爸爸、妈妈、我姐、我。当然,如果按照现在的格局,我也彻底的从这个家里清户了,转身成为了山东媳妇。家里多了姐夫和外甥。可是我内心中,一直是没有分开过的。纵使在外面漂泊了七年的求学路,十年的工作生涯。依然觉得自己也还是妈妈的宝贝,依然还是家里的主人,还是村里的孩子...
我爸,用怀才不遇形容比较合适。思维清晰、看问题精明且精准。年轻时候有过一段美好的岁月。倘若生在好人家,必将成一番大事。可惜了智慧和命运的捉弄,吃苦一生,如今常嗟叹时光的流逝...
我妈,出身家庭比我爸好很多。家庭足够富足。这也成就了家庭关系中,我爸一直迁就我妈的形式。我妈没有足够聪明的智慧,但是足够能吃苦和能干。与我爸共同苦中作乐,生了我姐俩,用心抚育我俩,现在有开始抚育我们的下一代。着实辛苦的很...
我姐,用我妈的话,比较老实,像我们家人。可是我最恨的就是用“老实”这个形容词。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多数不是以上学为出路,或者干点其他差事。可是我姐还依然在家附近用体力营生。这件事一直是我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痛。也是我必须继续努力的缘由。全家用毕生的积蓄将我供养上大学。如今,每听姐姐辛苦的情形,心中极度悲凉和不舍。
五、关于我。
六岁以前的我。据我妈说天资聪明,性情特立。但是我不是很相信。因为我了解我妈。我妈经常对我们异常的过分的夸张的重视和表扬。就比如,我小学考试第五名,我妈全村宣传我学习好。我某次考试100分,我妈到处宣传。我成了我们村民组时隔多年第一个考上高中的孩子,我妈到处宣传。我考上了大学,我妈到处宣传。我得了三等奖学金,我妈到处宣传...总之,我一直活在我妈的期待中。甚至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有时候,明明不想当班干部,想想不能让我妈失望,我又开始争取了起来。
六岁前的记忆是断片的。只能零星记得家里的屋子的样子。家具的摆放。悬吊的日光灯。粮票压在书桌下面。墙上贴的年年有余的年画。猪八戒背媳妇的年画。黄色的碗柜子。坑坑洼洼的地面。厚重的午门。两边开的窗户。我们家有大棚。打过一口井。叔叔家搬家了,我去看爷爷和姐姐,吃开会泡的方便面。姑姑在饮料厂上班经常有饮料喝。姑姑的车子是紫色的。姑姑结婚回来省亲,第一次见到领带是姑父带的。小时候过年送礼是紫色纸包着的蛋糕。家里炕上有好大个的蟑螂。家里有老鼠。电视是黑白的。屋后面有板栗树。每天早晨起来妈妈都把我们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这种感觉特别好...隔壁邻居家有录音机,播放尹相杰的大花轿...
我。沾满了全家的血汗,裹挟着他们的劳动成果,最终勉强与同龄人站在相同起跑线上。感叹命运有何用。命运也许赐予我们并不美好的物质生活。然而,长成至今,我甚觉满意和快乐。在近乎一帆风顺的日子里,回想了一下,我们这样的家庭能够培养出我现在的样子。着实也是我的幸运,乃至极其幸运。相比他人,在北京买不到房子,我不会有什么抱怨。工作遇到不公,我不会有太多负能量。我习惯了别人的忽视。学不会灵光和圆滑。踏实努力、朴实进去。我深知命运给我这也的人留下的唯一出路就是靠踏实的付出和知识的积累,达成一步一步的小目标,进而小目标串联实现大目标。曾经一度我因为工作和家庭的担子压垮过。也曾在繁重的压力下失去了往日的快乐的感觉。但是,困境和苦痛纵使折磨着我,甚至有时候感觉自己都要疯掉了。但是,潜意识里,我依然知道,自己应该乐观去面对所有。这种无助的焦虑时长让我怀疑自己得了重病或者不治之症。但是内心中也时长告诉自己,即使这是真的也没什么可怕的。每走一步,踏实稳妥即可,可能会有点恐惧和病痛,顺气接受老天爷的安排就好啦!这也是我此刻开始记录自己成长历程的缘由。无论何时走在命运的任何阶段,心平气和,无憾此生,足矣~
js_alice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