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阴满地日当午
——我的高二(下)周记之15
(5月27日—6月2日)
6月3日,星期一,枞阳晴
因为我校作为县里主要的高中考考场(每年每次都设有100多个考场),这一周的课堂教学连续上了7天。学习完了《语言文字应用》这本选修教材,讲解了“修辞手法”和“语言的色彩”。开始了第一轮复习,重点依托衡水中学的“高考调研”这部蓝本,按照高考试题顺序,复习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晚自习学生做“古诗文阶段检测”AB卷。早读课我都是7点前步行去签到、督查,现在早读课签到的老师已经很少了(班主任除外,他们反正要按指纹签到),就连晚自习也很少看到值日领导查班了。
课前“历史上的今天”补充介绍了“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与改革家、民主主义者、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百度百科)安庆建有“独秀园”,曾经还为它捐款了。
“日行一万步,夜读十页书。”我的小米运动最近一期健康周报显示:健康指数93(同比上升3),单日步行目标连续七天达成(已经连续270天达标,创下最长的达标记录)。本周总共走了67.9公里,日均约1.3万步。日均睡眠时间6小时32分钟(不含午休),与同龄男性相比仍然“需改善”。QQ运动参与新疆西域之旅活动,朋友圈里我仍然排在第6名,已经过了第2个站点——天山天池风景区,已走距离占全程近9000公里的7.4%,本赛段仍然还剩33个站点,下周有望达到第3站。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地广人稀,知道了新疆的版图辽阔。加油!
这一周我看完了《夜航船》上册(浙江文艺出版社)。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有趣、有料的百科类图书。本书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包含20大类125小类4248个文化常识。本书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名推荐;由当红画家老树精选24幅绘画为本书绘图;由传奇诗人,丁玲文学奖、徐志摩诗歌奖双奖得主何三坡翻译。说实在的,看翻译的确省事,但难免有些误差,所以还是买了一本文言文版的,三秦出版社的,由张雪健点校。两本书对照着看,也很有趣。我觉得高中生有空时可以看看这部《夜航船》,一来可以了解更多的文化常识,二来可以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余秋雨说:“这是一部许多学人查访终生而不得的书。”其中涉及枞阳的有陶侃的几则小故事,准备以后写出来。
墨迹天气一打开就是“夏”了。来不及和5月告别,6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真是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啊!春去夏来,泰然处之,岁月静好。“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苏舜钦《夏意》)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全诗四句,围绕午睡写。前三句是午睡前,末句是午睡后,不直接写午睡,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用笔活泼跳脱。诗又句句切合夏日,不断利用色彩来表现景物,表达诗人满足的心情,与夏午本应给人的炎热与压抑成鲜明的对比。笔致轻巧空灵,结构自然工巧,风格清而不弱。
星期四上午我独自回家,星期六上星期三的课,下午没有课,和爱人一起回家。每次回家爱人少不了要洗洗刷刷,趁好天气晾晒。我也操练一下老行当,老圃种菜。挖大蒜,栽生菜,秧山药,割韭菜,掐苋菜,扯黄瓜,拔洋葱……虽然劳累,但收获满满的。还能与父亲谈白,给家畜喂食,看庭院花开,其乐无穷。傍晚回到县城家里,用一寿碗盛清水放栀子花,满屋清香,无需再燃檀香了。
学生去年暑假写的读书征文,有5人获奖,为他们高兴。马上就要高考了,自然要为朋友的孩子们准备一点考前辅导材料,不断校对,终于合成。在此预祝莘莘学子高考大捷,人生快意!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盼望新的一周有新的故事。我说你听,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