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很长,是一位师兄发给我并叮嘱我要好好拜读的。
师兄寄语——
这篇毕飞宇评价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文章你可以耐着性子看看。毕飞宇是一个作家,一个作家看另一个作家,往往看得更深刻、更入骨,因为他自己也是创作者,他就能以创作者的眼光去比较另一个创作者,得到诸如“要是我来写我会怎样写”或是“他的这种写法到底什么地方更高明”之类的思想。这对于一个学习想要写小说的人来说启发意义很大。
我用了四十五分钟才看完这篇文学评论。作家毕飞宇分析著名小说家的伟大作品,拿《包法利夫人》这本小说深入细致地分析,作为读者听君解析也受益匪浅。
一个伟大的小说家无论是小说布局、人物细节、任务出场、复杂的人物关系处理都是恰到好处的,没有一个人物是冗余,没有一个情节是浪费的。所有的情节、关系都是为塑造小说人物而存在的,为体现主题思想而写的。
读小说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每一个细节与人物的关系,搞清楚复杂人物关系间的主要人物性格,情节变化对小说主题的推进。
这本小说作家毕宇飞以《包法利夫人》为范本,对小说的写法、以及对小说的解读有了深入的拆解。文章从提出真正的小说家不是塑造人物,还是能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来体现人物性格着手。
又分别从包法利夫人的主要人物关系、次要人物本质关系,关键人物关系三大方面着手,分析了包法利夫人的性格特征、从而体现了小说家的主题思想以写作风格“三角制衡主义”。
其中分析了包法利夫人的四大情人,体现出包法利夫人前期与后期的变化,包法利夫人荡妇的本质在情人的成熟老练中一步步激发。
次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也体现主人公艾玛荡而不下流、高贵的人物特征,关于艾玛临终前向酒鬼×借钱,而酒鬼提出要求艾玛不从,可以完美体现这一点,而艾玛第二任女佣则是正符合情节需要的人物,因为是她提出向酒鬼借钱的馊主意。而关键人物“夏尔”——包利法夫人“艾玛”的老公,“窝囊废”的形象是“艾玛”出轨的必然原因,然而另外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夏尔也代表一种“真善美”一种美的宗教信仰。
回归整本小说,思考小说的深刻主题,包法利夫人出轨是必然的吗,如果换一个富豪老公,比如他富有的情人罗×,作家毕宇飞揭示这是必然的结局,包利法夫人荡妇的本质始终存在,包利法夫人是浪漫主义的读者,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现实,人不在老公这里,而始终在理想的那里。
而这里也揭示了小说家的思想,不信浪漫主义,要摧毁浪漫主义。小说以现实着手,是批判性现实主义,用现实批判浪漫主义,但不完全如此,作品也不乏对浪漫主义的魅力塑造,最后一个“自然主义”
有了作家毕宇飞这样深入地解读以后,我对小说也有一定的了解。有几个疑惑:浪漫主义一定不现实吗,一定代表浪荡的本质吗,注定人物的悲剧属性,人物性格一定是复杂的人物关系塑造出来的吗。
当然这个问题会存在我心中,在以后深入地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答案,或许可以验证作者是对的。作家本人是超脱读者的存在,其构造的大部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大部分是值得信赖的。
读了这样的文学评论,虽然我没有读过《包法利夫人》这本书,但也初步了解了小说的习作方法,也对《包法利夫人》这本书起了浓厚的兴致,有时间一定拜读,并且好好解读,就算“小说家”可能不是我现在过未来的人生道路,但也不妨碍我好好阅读,去读大作者的人生观习得经验呀!也不妨碍我将这种手法应用其他文体写作美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