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后,我就差不多 30 岁了。
确定一个自己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相反,这比让你明确去做一件事难得多了。所以,我到底要做什么呢?现在,就让我站在 10 年后的立场上来说一说对自己的期待吧。
第一,我肯定会将写作这件事进行到底。以一周更新 2 篇的速度来看,我这 10 年里要写至少 520 篇文章。我希望我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得越来越好。也许我中途会成为一个自媒体人,甚至我会出书,成为一个作家。如果真有这样的一天,我希望它可以早点到来,但是这需要要提高我的文章质量,以及在某个对的时机里遇到对的的人协助。
目前在 19 岁、20 岁这个年龄里,我唯一能做得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章质量,以及文章数量,如果 520 篇需要 10 年,那不妨提前一下,毕竟未来在学校的两年,你可是相当的轻松。在 2 年的时间里,完成 520 篇文章看起来很吃力,量化下来,你必须 1.4 天写一篇文章。显然,这会使你陷入为了提高数量而写,而非为了提高质量。
所以,我希望你可以从现在,大一第二学期 2019 年 04 月 01 日开始,到大三毕业那一年的 2021 年 12 月 31 日那天,进行年总结的时候,完成这 520 篇文章,2 天完成一篇文章,显然可以让你较舒适的做好并且适当给你点压力,以免你过度放松自己。
第二,涉及我本专业的事情,财务管理。说实话,毕业后我并不想去通过插本,然后到普通本科学校再花 2 年的时间去读书。如果我能把【第一】出色地完成,我会超越许多人,到那时自然不需要普通的本科学校带给我什么。
现阶段目标明确一点就是考到一个初级会计证书,其次或许为了不让自己荒废大学时光,考到初级后,我会开始备考 CPA,直到两年后考到。我希望我最后考到的不只是两本证书,我更多的是希望在这个备考的过程中,我的专注力,意志力可以大大提升。这有利于我未来在工作当中,成稳的表现。
所以,我会花 65% 的精力在考证上面,我没办法把自己的精力分配在太多领域。
每一个人的能力也有一个极限,在这个极限内努力,效果会比较好,超过这个限度,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挣钱也是如此,超过自己能力去挣钱,即便有所收获,各种成本也会太高,并不合算。想清楚这一点,人就能过得比较潇洒。
吴军
第三,前面提到自己不想再到插本的普通本科学校读,原因主要也考虑到我老妈。在校的日子里,一年就回家两次,我不想这样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情,不想让它发生。护她余生周全,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也许你会说,工作了你也没时间。但是我想说,工作和上学性质不一样,前者我的主动权大于后者。
毕业后我会尽快找一份工作,在周末不用上班的时候,带她出来玩,拍照,留恋。我想带她感受外面的世界。未来的日子,我希望妈妈可以活得久一点,我有个目标,带她走遍中国。连同我最亲爱的人,I'll protect you all and remember you forever.
第四,我想,我不会一直奋斗在一个单一的岗位,我希望我能提供价值。我也相信,十年里,我至少会是一名出色的自媒体人,主编都有可能。到工作的岗位上,实际上我要学得的东西会更多。所以我希望在大学剩下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还要再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观察。
我必须观察我的同学,朋友,老师等,包括与家人的相处,与陌生人的相处都是如此。我希望自己始终保持真诚的态度与人相处,少点套路,多些真诚。他们各自身上的长处是什么,我要向他们学习。我还要记录下来自己每一天与人相处的表现,哪里是好的,哪里是不好的。我要一一不断地改变。
这是件耗精力的事情,但是我必须这么做,这是进入社会的最后一次与人相处的尝试锻炼。我相信,我可以坚持做下去,甚至做得很好,最后,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目前,就想到这四件事情,坐等未来打脸。期待我完成不了吧,除了带我妈游遍中国这件事。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期待未来十年里,你我同在。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站在 10 年后看自己这段十年旅程了。
放心吧,你是写不好的,不用为此焦虑了。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打消所有的妄念,回归写作的本质。如果你最后还是能完成这篇文章,那么你就已经有一个收益---你用最小的代价,体验了一件事情是如何完成的。
《槽边往事》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