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跨越时空的温暖(6/8)

初识这本书,我便看到网络上对它的评价——“非东野”,它没有罪案,没有侦探,甚至有人说它是一碗高端的鸡汤。东野圭吾的书迷中,推理迷们对这本小说有些嫌弃,而另一部分的书迷又是万般推崇,带着好奇,我便翻开了这本小说。

1980年和2012年,时隔三十多年,在同一个夜晚,被命运的丝线悄悄串联起来。两段时空,被那个小小的杂货店所串联,展现一个个纠结的烦恼,以及烦恼背后的故事。

与我看过的东野圭吾的另一本书《流星之绊》相似 ,故事中所写到的人设身份不太好的角色也并不是绝对的恶。处在2012年的主角三人在一出场便交代了他们刚刚进行了一场盗窃,并且把那家的主人绑住,随后便有了他们四处逃窜,阴差阳错地进入了限时复活的解忧杂货店。在之后的叙述里,他们成为盗窃三人组也是出于无奈。而被他们抢劫的武藤晴美在发迹之前也曾做过陪酒女郎,甚至只差一步就会踏入深渊。但就在那个连接了两段时空的夜晚,小偷三人组收到了来自于落魄时的她的来信,他们向她描绘了未来的经济走向,帮助她脱离深渊。晴美获得成功后收购了丸光园,而出身于丸光园的三人组误以为她将要对丸光园不利。他们从抢来的物品中翻到了将要投递的回信,经过这阴差阳错的一个晚上,他们受到触动,最后改邪归正。

小偷三人组的这一夜注定是改变人生的一夜,他们从一开始把投送来的信件误解为有人恶作剧,到之后的回信,再到后来逐渐理解他人的求助,一点点重拾他们对于未来的希望。

看完原著,我找到了2017年根据这本书拍摄的日本电影《浪矢解忧杂货店》,两相结合,我又有了更深的一层体会。

三人组在回放完当红歌手小芹演唱的咨询者“鱼店音乐人”的作品之后,开始好奇起当年的杂货店主人在回信时是否也像他们一样百般烦恼,三人组中毒舌的敦也也提出这样的回信会改变别人的人生轨迹。但正如网络的分析一般,这些寄信来的咨询者们其实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肯定。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有时我们纠结于两样食物之间,通过一个随机的游戏比如抛硬币来决定,等硬币落下时,如果心里还是犹豫,那就说明选择的是另一个。这些咨询者和回信之间也是同理,老板的回信只是一个帮助咨询者认清自己的心的媒介,最终的选择还是在于咨询者自己。这样的犹豫在生活中是常见的,而且也有很多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选择的媒介,解忧杂货店存在于我们身边。

在整部小说中最触动我的还是最后的那张白纸,三人组中的敦也以试探的心理从2012年的屋外向里投了一张白纸,处于1980年的浪矢老板收到了来信。虽然是出于试探,但是浪矢老板还是感知到了这张白纸之后的迷途羔羊,他拿出一贯的就算是恶作剧来信也会认真回信的真挚态度,在这个杂货店的限时复活的尾声给出了答复。第二天,天亮了,小偷三人组走出了夜晚的黑暗,也走出了人生的黑暗,向着前一天夜里他们抢劫的人家,是自首,也是追寻未来的光明。

正如《中国青年报》对这本书的评价,作品超越推理小说的范围,却比推理小说更加扣人心弦。穿越两个时空的来信与对话,类似这样的超现实题材的作品通常会让我感受到遥远与不真实,但在这本书中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跨越三十年的温暖一直萦绕在身边,哪怕推理迷们鄙夷这本书为“高端鸡汤”,我还是感受到了有别于传统心灵鸡汤的美。它不像太阳,充满浓烈的说教与热烈的感动,而是所有都淡淡的,淡淡的温暖,淡淡的感动,它不会逼迫着书中的咨询者和读者进行所谓对的选择,像星星一样,默默发着光,提供力所能及且充满真诚的帮助,而这样的力所能及与真诚正是咨询者与读者所需要的最合适的温暖。

在最后,我希望与大家分享浪矢老板给敦也的那张白纸的回信,作为送给迷茫时期的我们的一点星光:

“如果说,来找我咨询烦恼的人是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看地图,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

但我相信你不属于任何一种情况,你画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地图是白纸当然很伤脑筋,任何人都会布置所措。

但是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正因为是白纸,所以可以画任何地图,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满了无限可能。这是很棒的事,我衷心祈祷你可以相信自己,无悔地燃烧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