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太热,日头太毒,当姑娘们不得不举伞遮阳,内心里却期待着一场凉雨吻上伞面。就像三毛说,“等待雨,是伞一生的宿命。”等待着,雨吻上伞,手吻上柄,夏天吻上清凉,内心吻上记忆的温柔。
1927年的那个夏天,戴望舒说,他希望在寂寥的雨巷,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飘过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整整90年后,虽然伞下的姿态早已被光影剪成了新的轮廓,街头上飞扬的是一群群打伞撑起半边天的都市女性,然而伞的本质始终都没有变。——无论是油纸伞还是尼龙伞,它一直懂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所以,在中国这个最早发明了伞的国家,4000多年来,伞陪伴人的功能一直都是老三样:避雨、遮阳、礼仪风范。
古代的帝王将相、官宦贵族阶层,伞是用作官仪的工具,是权势威仪的象征。他们出行时,在轿上、车上都张着伞盖,也称“华盖”,彰显自己“庇荫百姓”的责任和权威,十分的狂拽酷炫。
而这种古代贵族极为热衷的买家秀行为,在今天的生活中自然是难以为继,于是伞留存下来的些微仪式感,就转化为了以伞为工具的拍照写真。这就是为什么,每当看到摄影作品中那些打伞而行的人物,就莫名感觉传递着一种优雅知礼的范式。
02
古时候大人物出行车上有伞盖,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直击心灵的词汇,叫做,“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有些人呢,虽然是相伴一生到白头了,却还是和陌生人一样的彼此无感;而有些人,是走在路上初相遇,揭开车盖刚刚看到你,就一见如故,如同相知了一生那样的默契懂得。
这里要敲黑板、记重点了,“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这句话一定要配合着送伞或者借伞、还伞的行为来表达,是极富杀伤力的撩妹神句。
许仙不就是这样撩到了白娘子吗?《白蛇传》中最著名的选段之一《游湖借伞》,就是讲的这一恋爱技巧。
白素贞和小青清明节游西湖时,看中了清秀善良的老实人许仙。正巧天降春雨,许仙已经先登上了一条船准备渡河,小青拉着白素贞在雨中急忙赶来,以公共交通资源紧张为由,要求拼车服务,许仙便好心让她们上了船。
同乘一船的许仙和白素贞彼此一见钟情,两个人自我介绍的脱口秀还没说完,就听到“您已到达目的地”的船公语音响起,自然是恋恋不舍难以告别,于是小青见机向许仙提出了借伞回家的要求,许仙当然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将助人为乐进行到底,不仅同意把伞借给艳遇的女神,还约好次日午后自己再去登门取伞。
接下来的发展,就宛如乾隆爷和夏雨荷的故事了:这一次雨中登门不得了,说好的小坐变成了小住,住下之后便又有了下一代……果然都是套路得人心。
许仙登门后,在小青的撮合下,与白素贞互表心意,当即闪婚。而那一柄见证了爱情与姻缘的青竹伞,便成为了他们的媒人,张示着“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的灵魂追慕。
可不是么,一把伞,寄托的是人对心灵澄澈、灵魂纯净的那样一份感情的向往。张爱玲的故事《倾城之恋》里,千百少女都盼嫁的高富帅范柳原,为何就情有独钟地爱上了离异大龄剩女白流苏?他跟白流苏说,是因为“你看上去不像这世界上的人。你有许多小动作,有一种罗曼蒂克的气氛,很像唱京戏。”其实他的意思是说,白流苏身上的美,是一种艺术的、诗意的、浪漫的意境之美,而这种美感最是表现在了有一次,白流苏撑伞坐在花园里,于疏雨淅沥中安静等着范柳原玩乐回来。当时范柳原本是率着一群人喧闹嘻哈地游玩归来,但“柳原瞥见流苏的伞”,便立刻向她走来,从此两人的关系也正式走入了爱情的基调。
范柳原评价白流苏,“真正的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美的,永远不会过了时。”那不会过时的,其实是如同那一次在雨中,范柳原这样流连花丛中的花花公子,突然冲开了他心门里对纯净清灵的情感的向往。
03
杨万里诗说,“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如果滴雨了,会是撑开的伞最先知道;如果没带伞,那是家里的爹妈最先知道——每个人都一定有过上学时没带伞,下课一转头,哇,门口聚了一堆父母来送伞的童年记忆。这就像是余光中写的《亲情伞》说:
“我瑟缩的肩膀,是谁
一手抱过来护卫
一手更挺着油纸伞
负担雨势和风声”
人生是那么长而艰难,童年是那么短而疏忽,未来,风雨还会来袭,烈阳还会灼人,而当年为你送伞的人,他/她还在吗?
而如今为你撑伞的那个人,又是谁呢?
在当代社会,现代人又建立起一些新的迷信,就比如,说“伞”和“散”谐音,所以说送伞不吉利。其实在古代,圆形的伞,寓意的正是团圆、美满、平安、吉祥,也喻示着恩爱百年。
当许仙和白素贞为彼此在雨中撑伞,他们就是撑起了一世的盟约啊,那是相约要挡风遮雨、同风共雨的盟誓。
所以余光中有名叫《伞盟》的诗:
“愿你与我做共伞的人
伴我涉过湿冷的雨地”
愿有一个人,无论风雨潇潇还是烈日灼灼,都为你撑伞,陪你共伞。
愿有一个人,无论烈日酷暑还是暴雪严寒,都送伞接你,举伞迎你。
就像梁实秋在《送行》里讲:“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04
所以爱用伞的人啊,一定是懂诗情的人,能安享伞下的浪漫,能亲近伞外的风景。
爱用伞的人,也一定是懂珍惜的人,能给珍重的人以呵护,能把珍贵的物品保护。
爱用伞的人,又一定是懂条理的人,能在雨起时不慌不忙撑起干爽,能在艳阳下有备而来撑出阴凉。
所以,别怕暴风雨吧,别怕大太阳吧,无论雨停雨打、还是日出日落,无论人生况遇如何,唯愿心中不下雨、心田不焦灼。
雨起时,“青凉伞上微微雨”,日头下,“御暑乌油伞”,无论何时,能撑起自己的无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