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话,很多时候是说皖北人会吃,懂吃,变着花样吃。在颍淮人家作客,不仅能感受到浓郁的客气氛围,而且女主人一定会做出“拍桌满盘”的可口饭菜,供客人享用。
而其实,皖北人家的女主人,不过就会炒几个家常菜,做一顿家常饭。她们自知,比起饭店里的厨子来,手艺差得远了。也许她们最拿手的,就是闷一坛酱豆子,腌一缸老辣菜。
旧时普通人家,常视这两样为四季少不得的“长年菜”,尤其是酱豆子。当地有一样“粑粑蘸酱豆”的吃法,直叫人满口生香,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
皖北人家酱豆子的制法,虽不复杂,但讲究耐心。选上好的黄豆,炒半熟,浸水,晾至半干。然后跟一种黄蒿秸秆一起,置于阴凉处发霉——可见淡黄色的霉须时,捡出黄豆,可与含水分大的瓜菜类一起,放入坛子中,加盐,加茴香等佐料闷制;或者放进大口盆中,上盖玻璃,置于阳光下晒制。通常月把二十天左右,才算大功告成。吃时放油,放辣椒,高温煮沸,盛于小碗内。尚未上桌,即酱香四溢。
尽管如此,酱豆子在招待客人时,算不上一碗菜的。在皖北人家,它太普通,也太过家常。除了那一股子酱气,无论是花色还是口味,都上不了台面,更上不了席面。用它招待客人,显得过于随意。于是,“不经厨子手烂酱气”之说,也就顺理成章了。烂,弥漫。它是说,没有内行人把关,出手的活计,总免不了粗糙。
旧时,皖北乡间的很多人,都会一些编筐打篓的技术。但他们自己编出来的草筐、提篮,跟集市上售卖的比起来,要笨拙得多,样式也差,只能自家凑乎着用。乡邻们看这样的筐篮,免不了评价一番:“不经厨子手烂酱气”,呵呵……那意思无非说,不经专吃编筐打篓这碗饭的人的手,总不像个样子。主人家也会自嘲:“不经厨子手烂酱气”嘛。
过去,皖北人识文断字的不多。给在外的亲人写个信,一般都要请人代笔。一个村子里,只有那民办教师,或者旧时代走来的私塾先生能够拿得起来。但也有念过几天书的小年轻,不愿意劳烦人家。但他写的信念出来,总显得磕磕绊绊的,不顺当。此时,家里的长辈就会摇头说,“不经厨子手烂酱气”……末了,还是要请人重写。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们就把某个行业里的行家,比作那一行中的厨子。从来,皖北人对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是尊重有加。很多事情上,他们都要请来“厨子”,过过眼,把把关,听一听他的意见。不经这一道程序,他们出手的活计,就不好意思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