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是我,是宇宙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几年前买的,翻看之后感觉没怎么理解。就一直搁着。今天匆忙去朋友那里,就顺手拿来公交车上重新翻看。
大卫•西蒙的《康复的智慧》讲解了全息照片。说明了构成人体的每一个原子都是全息的,都携带了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携带了全人类所有思想和情感的信息。凡是我们能从别人身上看见的特质,都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
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
所有的特质都存在,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已经”表现出来了某种特质,而在于是否“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这种质。
看到上图列举的特质,每个人身上都有,只是有的已经表现出来,有的被压抑了。而生活中你讨厌的特质就是被你压抑的那种。
我记得小时就讨厌过度自夸的人,那种觉得他们自傲,不够诚实。反观自己存在的这种特质。总感觉没有啊?我很谦虚啊。很诚实啊。
“这年代谦虚不是褒义词。姐,你out了……”想起来之前有一位美女朋友这么说我。当时没在意,只是感觉老了跟不上她们的步伐。现在琢磨着应该是自卑到自大的状态,并没有真诚的打开自己。
中午到朋友那里,边吃饭边和她聊起了这个话题,相互身上的特质,就聊到了私人的部分。当她说到:“认识这么久,没谈过隐私,总说咱俩有缘,其实是一类人。”我就更加认同“你吸引来的都是你具备的。”我俩现在的状态不同,但是某些方面的经历却很相似。
爱是接纳所有的自己
成长的过程中,有人说自私不好,我们就把自私收藏起来;有人说脆弱不行,我们就假装坚强;有人说发脾气不好,我们就学习忍耐……然而越是压抑的特质,就越容易把带这种特质的人吸引到身边。
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要重新接纳原本被你所压抑的特质,只有这样才能找回完整的自己。
很喜欢封面的金句:“与其做一个好人,不如做一个完整的人。做好人只活出一半真实的自己;而做一个完整的人,则是活出全部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