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要承认,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对跑步这件事有着深深的恐惧感。那时候体育课最怕的就是听到老师说,先绕着操场跑两圈。
每次听到这话,要是不考虑生命危险,我都能直接后脑勺着地晕过去,要知道我是一个四百米跑完就能喘到脑壳疼的虚胖人士。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特别地崇拜那些可以绕着操场一圈一圈跑步的人,羡慕到两眼发绿,再拖着自己沉重的步伐摸着生疼的横膈肌特别怂地慢悠悠走路。
我自认为也是努力过的。高中时傍晚下了课,就找了同学去操场暮跑,上了大学后也会绕着校道夜跑。可是一直没有突破,我还是那个怂样,腿重了就停下来,喘着粗气开始走路。
02
突然悟到跑步的要领,好像是在去年暑假。
大二放暑假回家,发现我弟每天傍晚会出去跑步,于是我穿上鞋子每天屁颠屁颠地跟着去。某天看到keep软件上有五公里的跑步训练,于是戴着耳机开始练。跑一百米,走一百米,接着跑两百米,再走两百米,这样循序渐进地增加。耳机里的女声说着,脚不要抬太高,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挺直腰板,目视前方。
这些要领我是查过的,可是理论跟实践不一样,我在跑步这件事情上面也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直到暑假回学校后的某一晚,我竟然破天荒地跑完了2.4公里。是的,我记得很清楚,那晚我绕着操场跑了六圈。
心情欢呼雀跃,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好像就是从那晚开始,我开始慢慢地摆脱了我的“跑步白痴”称号,现在也可以连续不断地跑上半小时了。不要嘲笑我,这对我来说并不简单。
03
在那之后的许多次慢跑,轻轻松松跑到五六公里的次数屈指可数,在很多情况下,我几乎毫无避免地在两公里的时候就想停下来了。可是我开着GPS在软件上面记着里程数,心里想着,就跑了两公里,未免太丢人了吧。再多坚持一下吧,跑到这首歌结束,就到这首歌结束为止。
我总是在这时候开始心理建设,自己跟自己说话——
鼻子吸气,嘴巴呼气。
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大腿带动小腿,脚不要抬高。
嗯,我可以的,就到这首歌结束为止。
在一步步的心理暗示下,我一般可以跨过两公里这道坎。而且,当耳机里这首歌结束之后,我总是发现,好像可以继续跑下去了。于是我想,要不再多坚持一下,慢慢地,三公里,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可以跑下去的距离越来越长。
后来陷入了一个不断要求自己比上一次更好的心理暗示循环。刚跑了十分钟就很累的时候,我觉得就跑这两公里太垃圾了吧,于是咬着牙继续跑下去。跑到四公里了,我想,既然都四公里了,再多跑两圈就能到五公里了。这时,身体已经习惯了,喘气很平和,腿也像上了发条一样机械化地不断往前迈着,我于是又继续慢慢地跑下去,不断地比以前跑得更远一点。
04
真正喜欢上跑步,是在插本考试前的半个月里。
元宵的前一天,我一个人先回了学校。因为过年期间复习的效果很差,比起寒假时的专注度下降特别多,我因此心态有点崩溃,想回来学校专心复习。
考前半个月,我心情压抑到差点怀疑自己要得抑郁症了。有时候学着学着,眼泪就在眼眶打转,胸口像塞满了棉花,气都喘不上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图书馆内,从眼下的书本抬头一看,几乎每一个熟悉的面孔,都像整点打卡上班的流水线工人一样,互相秉持着一种无声的规则,每个人都在固定的位置上从早坐到晚。在这样无声的诡异气氛里,一晃神,鼻子就酸了。
那时我这样的心情,跟谁都不敢说, 心里知道说了也没用,我几乎连倾听者的安慰说辞都能预想得到了。我嘴上轻松地说着,考不上就去工作嘛,心里却是无比地紧张不安。我因此又穿上跑鞋出去跑步了。
汗水顺着脸颊两侧流下来,不断地做着深呼吸,吸到胸腔胀满空气再呼出来。跑完才能觉得,胸口那团棉花不再毫无节制地蔓延在胸腔内、肆无忌惮地充盈在身体里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能感觉到它终于被压实了,稳稳当当地放在某个角落里。在那个时候才感受到跑步这件事给我带来的解压与放松。
05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愈加迫切地想要结束掉这样的日子了,从来没觉得日子过得这样缓慢,慢得连书上的字进入脑袋的过程都像按了32倍速的慢放键一样。时间如琼脂,凝滞在空中,拼尽力气也周转不动。
一个人绕着操场跑步的时候,太累了会跟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就跑到这首歌结束为止。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想,再坚持一下吧,就到三月18日结束为止,就到那一天,再坚持一下。
考完最后一科出来的时候,心情轻松了很多,发着微信跟家人还有朋友报告情况,也是在考完了才敢跟妈妈说,妈你知道吗,最近这段时间我真的压抑到要哭了。考完那一刻,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至少过了自己心里那关,无论结果如何也不会懊悔自己当初不够努力。
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以前的自己为什么总是跑不完八百米。那时我跑步时,心里想的是,好累,肚子好痛,小腿好重,我不行了,跑不下去了。可是每一次真正的突破与进步,都是在不断暗示自己可以做到的情况下才达到的。
所以呀,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到这首歌结束为止,再努力一下吧,至少过了自己内心那一关,这一次一定会比上次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