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年代,岁月如织,编织着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我的母亲,便是这万千故事中,一抹亮色,一段传奇。她已过古稀之年,一生的风霜都刻在了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透着不屈与温柔。
母亲和大姨是双胞胎,刚出生不久,命运便对她露出了狰狞的一面。当时外公家中经济拮据,生活时常提襟见肘,而外婆又没有奶水,供养一个娃都非常吃力,何况是双胞胎。生活的重担压得瘦弱的外婆喘不过气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养活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多一份负担,多一份艰辛。于是,母亲便成了那个被“舍弃”的孩子,被外公送给了外乡的一户人家生养。在一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清晨,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小丫头或许还不懂离别的痛苦,只是伊伊呀呀地被新父母背着,翻山越岭奔波几十里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养父生病去逝,养母又改嫁他人。母亲再次面临了生活的变故,她像一片漂泊的叶子,随风摇曳,无处为家。幸运的是,她只能跟着奶奶,一个慈祥而坚强的老妇人,用她瘦弱的肩膀,为母亲撑起了一片天。奶奶待母亲视如己出,给了她无尽的爱与温暖。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奶奶和母亲相依为命,她们一起走过了春夏秋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母亲常常说起那段时光,虽然语气平淡,但我能感受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她说,那时候的日子很苦,但奶奶的爱让她觉得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她们一起上山种地打柴、一起烧火做饭,空闲时缝补衣裳纳鞋底,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充满了祖孙俩的欢声笑语。母亲说,是奶奶教会了她什么是坚韧,什么是乐观,让她明白了即使生活再苦,也要笑着面对。
长大后的母亲,出落得亭亭玉立,勤劳善良。经媒婆介绍,她嫁给了我爸,一个同样朴实无华的男人。他们的婚姻,没有华丽的誓言,没有浪漫的仪式,只有两颗真诚的心,和对未来生活的共同憧憬。母亲就这样,带着她的坚韧与乐观,走进了我们的家,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母亲只上了几年学,但她的智慧却远远超出了她的学历。她做人堂堂正正,从不斤斤计较,对待邻里乡亲,总是和颜悦色,乐于助人。在我们仨姐妹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更是用她的言传身教,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母亲总是想尽办法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她常说:“人穷志不穷,咱们虽然没钱,但不能没了骨气。”每当看到我们因为羡慕别人的新衣服而闷闷不乐时,母亲总会笑着摸摸我们的头,说:“孩子,衣服不在于新旧,干净整洁就好。重要的是心灵要美,要善良,要懂得感恩。”
母亲做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她常说:“做事就像种地一样,要用心,要勤奋,才能收获好果子。”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无论是家务活还是农活,母亲都能做得井井有条,让家里充满了温馨和秩序。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忙碌的。她似乎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刻都不得闲,一放下锄头好像浑身不得劲一样,家里家外整理得井然有序。为了孝敬父母,我特意在城里买了房子,本想好好让她们安享晚年,可她们哪里闲得下来,一不留心又跟一群城里的老头老太混成一片,去城郊弄了几亩地,又是种油菜又是种玉米的,忙得不亦悦乎。我们做子女的劝也劝不住,但看见她们收获时开心的那个样子,也就不再说什么,只要她们开心就好。她常说:“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动一下,真正到了那一天,动不了了也就算了。”每当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感受到母亲那种“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精神。
母亲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但她从未抱怨过一句。她总是用那颗坚强的心,面对着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挑战。她的坚韧与乐观,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如今,母亲已是古稀之人,她的身影不再挺拔,她的步伐不再矫健,但她的爱,却依旧如初。每当我们回家看望她时,她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忙着为我们准备各种好吃的。在她看来,只要我们过得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
望着母亲那满是皱纹的脸,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我知道,是母亲用她的坚韧与爱,撑起了我们这个家,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力量。她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母爱如山,什么是坚韧不拔。
母亲,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我永远的榜样。我愿用我的笔,记录下您的一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您的坚韧与爱。愿您的晚年幸福安康,愿您的爱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母亲,谢谢您,给了我一切。